[发明专利]一种厚煤层分层同采长壁胶结充填采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0578.5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崔锋;刘鹏亮;王浩宇;孙万明;徐刚;祝琨;黄志增;颜丙双;范志忠;赵文华;田锦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15/00;E21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张红生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分层 采长壁 胶结 充填 采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煤层分层同采长壁胶结充填采煤方法,包括:按分层厚度1.8~4.0m的原则将厚煤层分为4个分层进行下行开采,上下两个分层共用除切眼外的采准巷道;按照综合机械化长壁开采胶结充填方法布置设备,回风平巷沿第一分层顶板布置,运输平巷沿第二分层底板布置;第一分层充填开采推进30m后,在第一分层切眼正下方布置第二分层切眼;第一和第二分层交替采煤、准备及充填、凝固直至工作面回采完毕;待第一和第二分层回采结束3个月后按上述方法回采第三和第四分层,直至采完整个厚煤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煤层充填采煤方法,通过分层同采提高了回采效率,减少了掘进工程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厚煤层“三下”压煤开采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下”厚煤层的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3.6m~16m厚煤层分层同采长壁胶结充填采煤方法。
背景技术
厚煤层(>3.5m)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煤矿实现高产高效开采的重要煤层。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能源供给,经过近10年连续高强度开采,大部分矿区面临“三下”压煤开采,目前国内关于“三下”厚煤层的开采方法主要有二大类:第一类为限厚开采、条带开采、协调开采,第二类为分层分采充填开采,这两类开采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地表沉陷,保证地面建筑物、水体、铁路等的安全;但第一类回采率低、丢煤严重、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规模小;第二类回采率较高,但因需等待充填体凝固,每天只有1班出煤,造成回采生产效率低,掘进工程量大,难以满足高产高效生产。因此,研发一种既能控制岩层移动,保证地面建(构)筑物及含水层,又能高产高效、低成本回采“三下”厚煤层资源的采煤方法迫在眉睫。
中国专利申请CN103306720A公开了一种特厚煤层倾斜分层固体充填采煤方法,该方法按照分层厚度2.5~4.5m的原则确定倾斜分层层数,采用分层分采下行充填开采顺序;按常规固体充填采煤方法布置巷道及设备;实行采煤、铺设金属网和竹笆、充填的循环顺序,完成首采面及第一分层的充填开采;同时,在本分层工作面采完4个月后,在第二分层对应位置,在第一分层形成的人工假顶掩护下,按相同充填采煤方法开采,如此循环,不断在上一分层制造的人工假顶掩护下进行本分层开采,直至采完整个特厚煤层。但该专利申请采用固体充填下行长壁回采三下压煤,生产效率低,掘进工程量大,难以满足高产高效生产。
中国专利CN107939401B公开了一种特厚煤层固体胶结充填巷式开采方法,该方法将待采区段内的特厚煤层按层高均匀划分为多个分层,自上而下开采,按采高及工作面煤壁长度将每个分层分为多个分段,间隔开采;从首个分层的首个分段自保护煤柱边界起沿上山巷道方向掘进采煤,进行巷道开采和胶结充填渐进循环作业,利用掘进机在煤体中掘进出煤,在已采巷道中注入胶结材料,胶结材料沿着巷道向另一端流动直至充满整个巷道,胶结材料凝固后有很好的承压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该方法采用的是巷式开采,分层分采充填回收“三下”压煤,生产效率低,掘进工程量大,难以满足高产高效生产。
中国专利CN107939401B公开了一种特厚煤层分层间隔充填采煤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行开采顺序,先从上至下逐一开采充填分层:在每个充填分层布置固体充填采煤工作面,铺设金属网和竹笆制造人工假顶、假底,对采空区输送物料进行夯实充填;再从上至下逐一开采垮落分层:对每个充填分层充填体的内应力及充填体变形进行监测,在确定充填体变形稳定后,在垮落层布置综采工作面,进行垮落法开采。该方法采用充填及垮落法两种方法管理顶板,采用分层分采充填回收“三下”压煤,生产效率低,掘进工程量大,难以满足高产高效生产。
中国专利CN108278113B公开了一种特厚煤层分层非整体充填开采方法,该方法利用上房柱非整体充填回收煤柱、下条带式充填开采的方式,整层煤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对煤层依次进行开采,先采上层、再采下层,直至开采完整层煤。但该方法生产效率低,掘进工程量大,难以满足高产高效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0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