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糖长效保湿无纺布生产工艺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5847.7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保国 |
主分类号: | D06H7/02 | 分类号: | D06H7/02;B65H2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5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糖 长效 保湿 无纺布 生产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糖长效保湿无纺布生产工艺与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开启分切机本体并旋钮手柄,分切机本体带动分切轮转动,手柄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使滑块水平移动,滑块带动分切机本体移动,分切机本体表面的分切轮沿着切料槽将多层无纺布切断,当第二进料辊和第一进料辊再次带动多层无纺布向前进料时,未被分切的多层无纺布将被切断后的多层无纺布推入至下料斗的表面,被切断的多层无纺布通过下料斗完成下料,从而方便的完成了多层无纺布的分切以及下料,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分切多层无纺布的便捷性,以及有效的提高了分切无纺布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糖长效保湿无纺布生产工艺与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生产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生产装置在分切无纺布时,大多通过人工来控制无纺布的进料,来完成后续无纺布的分切,由此导致无纺布的进料较为不便捷;
2、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生产装置在分切无纺布时,大多直接通过分切机将无纺布切断,由于待分切的多层无纺布处于松弛状态,被切断后的无纺布的边缘整齐性较差,由此导致无纺布的分切效果较差,且无纺布的分切效率较为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糖长效保湿无纺布生产工艺与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糖长效保湿无纺布生产工艺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糖长效保湿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无纺布胚料预加湿,无纺布胚料经加湿设备进预行预加湿,并完成无纺布胚料预加湿处理,经成形的无纺布胚料送入水刺机加固;
步骤二、无纺布胚料水刺,经预湿的无纺布胚料进入水刺区,水刺头喷水板的喷水孔喷射出多股微细水射流,垂直射向无纺布胚料;
步骤三、无纺布脱水,将水刺加固后的无纺布胚料送入至脱水设备内,水刺设备将纤网中水分降至最低;
步骤四:无纺布烘干,将脱水后的无纺布送入至烘干设备的内部,烘干时间10~30分钟;
步骤五、无纺布分切,将多层无纺布通过加工台上表面的进料机构送至压料机构的下方,使压料机构压紧多层无纺布,然后通过切料机构完成多层无纺布的分切;
步骤六、无纺布收卷,将分切后的无纺布送入至收卷设备的表面,并依序完成无纺布的收卷打包。
一种多糖长效保湿无纺布生产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和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工台的表面固定设有进料机构,所述侧板的表面固定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固定设有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的表面固定设有切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下表面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斗。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有电机,所述加工台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套,两组所述第一轴承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电机的驱动输出端和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进料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扇形齿轮,所述加工台的表面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套,所述第二轴承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进料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扇形齿轮啮合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两组所述第一传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保国,未经孙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5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