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强气流喷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28507.3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6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李荣宝;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有农创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B64D1/18 | 分类号: | B64D1/18;B64C27/08;B64D47/08;A01M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气流 结构 | ||
一种无人机强气流喷药结构,包括无人机体、药箱,所述的无人机体上悬挂有强气流喷药装置,所述的强气流喷药装置包括外壳、涵道电机、涵道风扇、束风管道、输药管,所述的外壳中设置有涵道电机,所述涵道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涵道风扇;所述外壳的一端出口连接束风管道,所述束风管道上的出风口附近设置有输药管,所述的输药管连接至药箱;所述束风管道的直径小于外壳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喷药无人机无法用于陡峭悬崖区域树木的侧喷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强气流喷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无人机代替人工进行农林病虫害防治已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力资源的困扰。利用无人机可以有效对人工不能到达的地区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借助无人机技术对该区域进行药物喷洒,通过远距离遥感操作,对药物喷洒的高度、速度等进行控制,同时利用无人机旋翼下旋气流还能促进药物在森林中的穿透性,降低药物使用量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且防治效率远远高于人工防治效率,有效节省了劳动力的同时还避免了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药物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但黄山风景区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因此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生长,甚至会朝下生长,而且在许多陡峭悬崖上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致使普通植保无人机无法靠近,无法进行有效喷施。因此,发明一种能在陡峭悬崖区域树木侧喷药的无人机喷药结构很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强气流喷药结构,解决传统的喷药无人机无法用于陡峭悬崖区域树木的侧喷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机强气流喷药结构,包括无人机体、药箱,所述的无人机体上悬挂有强气流喷药装置,所述的强气流喷药装置包括外壳、涵道电机、涵道风扇、束风管道、输药管,所述的外壳中设置有涵道电机,所述涵道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涵道风扇;所述外壳的一端出口连接束风管道,所述束风管道上的出风口附近设置有输药管,所述的输药管连接至药箱;所述束风管道的直径小于外壳的直径。
进一步地,为了能控制药液的通断喷洒,所述的药箱与输药管之间设置有水泵。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更换不同方向出风口的束风管道,所述的外壳与束风管道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观测悬崖上树木的生长位置等状况,便于在最佳位置进行喷药,所述的无人机体设置有云台相机。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无人机碰撞到树木和山体,所述的无人机体设置有避障雷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强气流喷药装置中的大功率涵道风扇加上束风管道,生成强气流将药液直接雾化吹出较长距离,无需高压水泵和压力喷头,大大提升了喷洒系统的稳定性。还可通过更换不同出风方向的束风管道,实现对悬崖上各种不同生长状况树木的农药喷洒。无人机体上的云台相机能自由观测生长位置等状况,便于在最佳位置进行喷药,避障雷达还能避免无人机碰撞到树木和山体,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无人机强气流喷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强气流喷药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有农创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未经黄山有农创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8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液控多功能蝶式止回阀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稻种植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