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带直段弯头的组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5551.6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元;张春环;魏晓晋;朱维兴;弋强;孙凤珍;韩丽学;孙海廷;卢兰芳;刘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沧海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2 | 分类号: | B21D37/02;B21D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061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带直段 弯头 组合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带直段弯头的组合模具,包括上压制模、下压制模、左直段附加模和右直段附加模。上压制模、下压制模、左直段附加模和右直段附加模设有被弯制管的凹槽。左直段附加模和下压制模通过螺栓连接,右直段附加模和下压制模通过螺栓连接。制备弯头时根据工艺要求,转动螺栓调节左、右直段附加模和下压制模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用一套模具生产有直段和无直段两种不同的弯头,通过螺栓与螺母装卸,任意组装附加模具,调整弯头两端直管,提高了弯头磨具的使用性能,有利于降低设备和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件的生产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带直段弯头的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弯头是管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直钢管或钢板加工而成,加工方法为模具成形。大部分弯头在成型之前需要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目前的弯头成型方法主要有钢管合模热压成形、钢板合模成形+焊接、芯棒推制成形、锻坯机加成形。以上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由钢厂生产出钢锭后再加工成特定型材,管件厂对型材进行二次加工。从管件厂的角度来讲,限制了管件的生产方式,只能依靠钢厂的型材。从钢厂的角度讲,他们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产品特点,直接进行管件研发生产。
电力系统采购的弯头执行标准为DL/T695等标准弯头时,要求弯头两端必须有直管段,且要求直管段长度较长,而以往常规模具结构及尺寸无法满足此要求,生产同一规格弯头有、无直段需要采用两种不同模具才能生产,如果原有的模具加工带直段的弯头则需要带直段的弯头模加工,增加了弯头加工的成本。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带直段弯头的组合模具,用一套模具可以生产有直段和无直段两种不同的弯头,提高弯头磨具的使用性能,降低设备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制备带直段弯头的组合模具,包括上压制模和下压制模。上压制模为凸形结构,下压制模为凹形结构,上压制模和下压制模相互配合设置。组合模具设有左直段附加模、右直段附加模和连接螺栓,下压制模、左直段附加模和右直段附加模的两侧焊有固定螺母。上压制模、下压制模、左直段附加模和右直段附加模设有被弯制管的凹槽。左直段附加模和下压制模通过两侧的固定螺母和连接螺栓连接,右直段附加模和下压制模通过两侧的固定螺母和连接螺栓模连接。制备弯头时根据工艺要求,转动连接螺栓调节左、右直段附加模和下压制模的角度。
上压制模、下压制模、左直段附加模和右直段附加模的材质为铸钢或碳钢。被弯制管的直径为DN200~DN1200。制备弯头的角度为有45°、60°、90°或120°。弯头的材质为铸铁、不锈钢、合金钢、可锻铸铁、碳钢、有色金属或塑料。
组合模具设有弯头压制器,弯头压制器与上压制模连接,弯头压制器为液压驱动或电力驱动设备。组合模具设有两台弯管器,分别位于组合模具的两端,弯管器液压驱动或电力驱动设备。组合模具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弯头压制器和弯管器通信连接,自动化控制制备带直段弯头的制备过程。弯头压制器和弯管器是制备弯头时的动力设备,制备带直段弯头时,利用弯头压制器从上部下压制被弯制管,利用弯管器从两端,即左直段附加模端和右直段附加模端推动被弯制管,形成带直段弯头。
本实用新型制备带直段弯头的组合模具,用一套模具生产有直段和无直段两种不同的弯头,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螺母可以自由组装和拆卸附加模具,任意调整弯头两端直管,提高了弯头磨具的使用性能,有利于降低设备和生产成本。通过控制器、弯头压制器和弯管器能够实现带直段弯头自动化弯制,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①一模多用,提高了生产效率;②模具可拆卸,易于维护,操作灵活;③结构匀称,生产的带直段弯头外形美观;④便于操作,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备带直段弯头组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压制模、2—下压制模、3—左直段附加模、4—右直段附加模、5—连接螺栓、6—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沧海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沧海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5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体工件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倒立式盘拉机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