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供热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7518.6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4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2;F24F13/28;F24F13/08;F24H9/18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端木传斌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供热 通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供热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风机,通风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板,加热板远离通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风窗板,通风窗板上开设有窗口,窗口内安装有风向调节机构,风向调节机构包括扇叶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通风机吸入空气,利用过滤板的空气滤芯过滤,去除灰尘杂质,保障空气纯净度,通过加热板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板采用窝蜂状设计,使空气加热更均匀,最后通过通风窗板上的若干个扇叶片分散气流,对室内供暖,便于热气扩散,快速提高室内供暖面积,整体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高,在通风的基础上,具有很好的供暖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通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供热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通风,以便室内空气流通,给以人们一个舒适的环境。
现今大部分建筑物通风装置结构过于单一,当室外与室内温度较差大时,特别在寒冷的天气,易影响室内温度降低,不具有保暖性,同时通风时,容易带进灰尘,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供热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室外与室内温度较差大时,特别在寒冷的天气,易影响室内温度降低,不具有保暖性,同时通风时,容易带进灰尘,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供热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风机,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远离通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风窗板,所述通风窗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内安装有风向调节机构,所述风向调节机构包括若干个扇叶片和调节单元,若干个所述扇叶片上下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扇叶片可翻转设置在通风窗板的两内侧壁之间,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通风窗板内,且用于调节扇叶片的翻转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在通风窗板内的电机,每个所述扇叶片的两端延伸设置有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每个所述第一活动轴上同轴固定有齿轮,相邻两个所述齿轮之间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活动轴与电机的输出端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加热板和通风机分别与对应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加热板和通风机分别与对应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机远离通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内安装有空气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管采用鹅颈管状设计,所述加热板采用窝蜂状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供热通风装置,通过通风机吸入空气,利用过滤板的空气滤芯过滤,去除灰尘杂质,保障空气纯净度,通过加热板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板采用窝蜂状设计,使空气加热更均匀,最后通过通风窗板上的若干个扇叶片分散气流,对室内供暖,便于热气扩散,快速提高室内供暖面积,整体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高,在通风的基础上,具有很好的供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机以及过滤板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窗板的侧视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风管;2、通风机;3、过滤板;4、加热板;5、通风窗板;51、窗口;6、风向调节机构;61、扇叶片;62、齿轮;63、第一活动轴;64、第二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7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地管理规划的模型装置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生产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