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级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7203.6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声日;刘泳澎;卢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74 | 分类号: | H01G11/74;H01G11/78;H01G11/8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恒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88 | 代理人: | 史亮亮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包括:金属外壳,其内部设有内腔,金属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卷芯,其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绝缘盖板,绝缘盖板上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贯穿绝缘盖板;金属盖板;负极端面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正极端面通过金属外壳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或正极端面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负极端面通过金属外壳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卷芯的正极端面或负极端面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卷芯的另一端面通过连接外壳和金属盖板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超级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设置在同一侧上,方便连接,使用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具有优良的功率特性,可耐受瞬间大电流充放电,广泛应用于启动器件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功率性能,要求超级电容器具备更小的内阻,其中,内部电芯错层卷绕型的电容结构为目前常用的低内阻结构。
但是,目前的内部电芯错层卷绕型的电容结构需要在电容的两侧分别引出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外部器件需要连接电容器的两侧,连接较复杂,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采用内部电芯错层卷绕型的超级电容器,其引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设置在电容器的一侧,使连接更加简单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级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为两侧引出,连接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器,包括:
金属外壳,其内部设有内腔,所述金属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金属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端板;
卷芯,其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所述卷芯设于所述内腔内;
绝缘盖板,其设于所述开口上,所述绝缘盖板上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贯穿所述绝缘盖板,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
金属盖板,其设于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均与所述金属盖板电性连接;
所述负极端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端面通过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或
所述正极端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端面通过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绝缘盖板上设置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卷芯的正极端面或负极端面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卷芯的另一端面通过连接外壳和金属盖板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超级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设置在同一侧上,方便连接,使用更灵活。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块和设于所述第一导块上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块与所述卷芯的靠近所述绝缘盖板的端面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导块和设于所述第二导块上的第二导柱,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开口形状适配设置,所述金属盖板的外周与所述金属外壳电性连接,所述金属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导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设有间隙,第二导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块与所述金属盖板电性连接。
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均位于绝缘盖板的远离卷芯的一侧,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为超级电容连接外部电路的部位;第一导块位于绝缘盖板的靠近卷芯的一侧,第一导块方便与卷芯电性连接,第一导柱的底部连接第一导块,第一导柱穿出绝缘盖板的另一侧;第二导块没有设置在绝缘盖板的靠近卷芯的一侧,避免与卷芯电性连接,第一导块没有设置在绝缘盖板的远离卷芯的一侧;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分别穿过金属盖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金属盖板可方便地与第二导块电性连接,第一通孔与第一导柱之间设有间隙,金属盖板实现与第一导柱和第一导块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7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