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3192.1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5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邵蒙蒙;朱艳艳;林晓克;李贤美;周雪珍;方小养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4;A61B1/267;A61B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咽肌球囊 扩张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导管显示部、充气部和压力检测部,所述导管显示部的导管外壳在左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右端在所述导管外壳内侧连接有传输线,所述导管外壳右侧的所述传输线右端连接有弹簧线,弹簧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显示器,所述导管外壳左侧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位置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所述充气部的充气囊;一种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专用于环咽肌治疗过程,在进入端设有摄像头,后端连接有显示器,可以反馈使用者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进入的位置等信息,并在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内侧还设有检测部件,对充气囊的内部压力进行检测显示,反馈给医生,使医生清晰的得知充气囊的扩张压力等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合并症的吞咽功能障碍,最常见病因为脑卒中后引起,造成环咽肌失迟缓,导致吞咽困难,现有多采用带有球囊的导管进行扩张治疗,而导管则使用12号导尿管代替使用,没有规范的专用器械,因为口腔视野受限,在导管进入口腔内后只能凭借经验盲插进去,对球囊的压力也没有清晰的反馈和显示。
综上所述,目前环咽肌治疗过程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目前环咽肌康复治疗没有专用器械,使用12号导尿管代替或因现有导管没有显示功能只能盲插,无法清晰得知是否置入到理想位置;2)球囊的压力也没有清晰的反馈和显示,导致不清楚球囊的压力大小是否适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专用于环咽肌治疗过程,在进入端设有摄像头,后端连接有显示器,并在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内侧还设有检测部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显示部、充气部和压力检测部,所述导管显示部的导管外壳在左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右端在所述导管外壳内侧连接有传输线,所述导管外壳右侧的所述传输线右端连接有弹簧线,弹簧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显示器,所述导管外壳左侧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位置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所述充气部的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为椭圆柱状,所述充气囊在所述导管外壳的轴向上长度范围在3-4cm之间,所述充气囊内的所述导管外壳上侧开有孔洞,通过所述导管外壳上侧孔洞内侧连接有所述充气部的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右端穿出所述导管外壳连接有充气容积检测装置,所述充气容积检测装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接口,所述充气囊内的所述导管外壳下侧也开有孔洞,通过所述导管外壳下侧孔洞内侧连接有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右端穿出所述导管外壳连接有压力检测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可以手持。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容积检测装置固定连接有传输外壳,所述传输外壳在所述压力检测接口处固定连接有传输接口,在压力检测设备与所述压力检测接口连接的同时也与所述传输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外壳上的标注有刻度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专用于环咽肌治疗过程,在进入端设有摄像头,后端连接有显示器,可以反馈使用者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进入的位置等信息,并在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内侧还设有检测部件,对充气囊的内部压力进行检测显示,反馈给医生,使医生清晰的得知充气囊的扩张压力等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专用于环咽肌治疗过程,在进入端设有摄像头,后端连接有显示器,可以反馈使用者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进入的位置等信息,不用盲插,避免因视野受限导致环咽肌球囊扩张导管位置放置错误。
本实用新型不仅设有充气部,还设有充气检测部,可以通过压力检测部显示充气囊内的压力,并同步显示充气容积,使医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充气囊信息,给患者的治疗更加清晰直观。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3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