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的动静脉瘘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4284.6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3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敏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静脉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的动静脉瘘穿刺针,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部设置有调节件和分支管,所述调节件包括开设于连接管中部内腔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球,所述调节球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为T字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管上设置有调节件和分支管,调节件上的旋钮通过连接柱能够带动调节球转动,从而控制分支管与延伸管中液体的流向,分支管的设置使得本装置能够方便上机前进行采血操作,同时在上机前注射抗凝剂时尽可能充分且快速注入体内使患者全身肝素化,透析中或透析后静脉推注的药物也可直接通过装置注入,降低了在透析器管路中注射药物带来的药物残留顾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分离的动静脉瘘穿刺针。
背景技术
现临床使用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由于穿刺针延长管较长造成采血不易(需先引血),并且注射抗凝剂药物残留于延长管致影响患者进入全身肝素化;另在透析拔针后丢入锐器桶时操作不便增加针刺伤的风险。因此,发明一种可分离的动静脉瘘穿刺针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的动静脉瘘穿刺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分离的动静脉瘘穿刺针,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部设置有调节件和分支管,所述调节件包括开设于连接管中部内腔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球,所述调节球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为T字形,所述调节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调节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位于连接管的外侧,所述调节槽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分支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分支管对称分布,且连接柱与分支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球的外侧粘接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调节槽的内壁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支管的内壁上粘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中部设置由十字形切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两侧均粘接有贴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离接头,所述分离接头上卡接有延伸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管上设置有调节件和分支管,调节件上的旋钮通过连接柱能够带动调节球转动,从而控制分支管与延伸管中液体的流向,分支管的设置使得本装置能够方便上机前进行采血操作,同时在上机前注射抗凝剂时尽可能充分且快速注入体内使患者全身肝素化,透析中或透析后静脉推注的药物也可直接通过装置注入,降低了在透析器管路中注射药物带来的药物残留顾虑问题,将延伸管设置为可分离结构,解决了穿刺针延长管较长而不能完全丢入锐器桶时导致针刺伤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件和分支管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球结构侧剖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2、调节件;3、分支管;4、调节槽;5、调节球;6、通孔;7、通槽;8、连接柱;9、旋钮;10、连接槽;11、密封层;12、橡胶块;13、针头;14、贴片;15、分离接头;16、延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4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通管道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慧安防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