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列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1676.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龙;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蓝海量子精工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F16C33/60;F16C3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列满球角 接触 球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列满球角接触球轴承,包括一外圈,所述的外圈的内部并排设置有一对内圈;钢球,呈两列分别布置在两个内圈与外圈之间形成的沟道中,所述的钢球为并排紧密布置;内圈连接环,设置在两个内圈的径向外侧之间的位置,将两个内圈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外圈的轴向两端与内圈之间均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添加更多的钢球,因此可以提高轴承额定载荷,从而满足了主机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列满球角接触球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标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通常包括一个整体外圈、一个整体内圈、两列钢球组、两付尼龙保持架或钢制冲压保持架、若干克润滑脂和两片密封圈。钢球组与轴承整体内外圈沟道之间设计接触角为15°-30°之间。
标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在外形尺寸既定的条件下承载能力有限,当主机安装空间有限或既定且需要更大的负载时,采用同等外形的标准双列角接触轴承无法满足给定载荷下的使用寿命要求,因此需要在外形尺寸一定的条件,提高承载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列满球角接触球轴承,结构简单,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添加更多的钢球,因此可以提高轴承额定载荷,从而满足了主机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列满球角接触球轴承,包括:
一外圈,所述的外圈的内部并排设置有一对内圈;
钢球,呈两列分别布置在两个内圈与外圈之间形成的沟道中,所述的钢球为并排紧密布置;
内圈连接环,设置在两个内圈的径向外侧之间的位置,将两个内圈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外圈的轴向两端与内圈之间均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腔。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球与外圈以及内圈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与轴承的径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a为35°±5°。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圈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内圈连接环的内侧两端嵌入到定位槽中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圈为四唇骨架式橡胶密封圈,所述的外圈的两侧设置有外圈U型密封槽,所述的内圈的外侧设置有内圈V型密封槽,所述的四唇骨架式橡胶密封圈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分别嵌入到外圈U型密封槽和内圈V型密封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比同等外形尺寸的标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具有更多的钢球,因此提高了轴承的额定载荷,额定载荷相比同等外形尺寸的标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增加35%-50%;由于本专利的双列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无轴承保持架,因此不存在保持架断裂失效的可能,从而提升了轴承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采用了四唇轴承密封圈以及相关的密封设计,因此大大提高了轴承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球的排列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列满球角接触球轴承,包括:
一外圈1,所述的外圈1的内部并排设置有一对内圈2;
钢球4,呈两列分别布置在两个内圈2与外圈1之间形成的沟道中,所述的钢球4为并排紧密布置;
内圈连接环6,设置在两个内圈2的径向外侧之间的位置,通过内圈连接环6可以实现两个内圈2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蓝海量子精工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蓝海量子精工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1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药材速装包装装置
- 下一篇:96孔微孔板阅读仪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