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96孔微孔板阅读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1681.8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4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邹瞿超;王曼前;金锦江;褚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96 微孔 阅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96孔微孔板阅读仪,包括交互与中央处理模块、光源模块、控温系统、光线传导机构及信号采集系统,光源模块按照设定参数发出的光线穿过放置在微孔板保温架上的微孔板后形成光信号,被96个通孔内的聚光透镜聚焦到光纤束上,并由光纤束调整光路在光纤集束器处汇聚,最终经滤光片选择器上选定的滤光片被光敏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流传输给交互与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数据分析或共享,并设计了控温系统同时可散发光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并为微孔板维持恒温环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阅读仪可快速准确方便地获取溶液中待测物的浓度;实时同步观察微孔板各孔的反应过程;成本低、操作简单,可节约仪器采购和维护成本,有利于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检验或化学分析领域,涉及微孔板阅读器,尤其是一种96孔微孔板阅读仪。
背景技术
随着ELISA测定技术等生化分析技术的发展,分析技术呈现出高通量、高灵敏度、小剂量消耗和多重标记等特点和趋势,因此以微孔板已成为高通量生化分析领域的标准器件,以酶标仪为代表的检测设备也成为了生化分析的基础仪器。而生化分析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和多样化,也对相应的检测仪器提出了更为复杂的要求,传统的酶标仪在众多场景下的应用已经受到了限制。近年来,为了满足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在牺牲部分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这类检测仪以更高密度的微孔板为载体,使得单位面积可兼容更多的样品数目,在节省大量试剂消耗的同时,可以进行更为微量化地分析;增强了自动化分析处理的能力,可以实现集加样、检测、结果传递、数据处理直至微孔板洗涤为一体的全自动化过程;在原本单一功能的基础上,配合新的分析检测技术,可以同步实现多功能的集成检测。然而,现有的酶标仪和微孔板阅读仪的光源通常为钨灯,存在仪器整体体积、质量较大,携带不便,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检测速度慢,价格昂贵,且维护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的不足,极大限制了ELISA测定技术等检测手段在基层的应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96孔微孔板阅读仪,解决的问题是:酶标仪和微孔板阅读仪不够便携的问题;酶标仪和微孔板阅读仪检测速度慢的问题;酶标仪和微孔板阅读仪结构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96孔微孔板阅读仪,该阅读仪包括交互与中央处理模块、光源模块、控温系统、光线传导机构及信号采集系统,交互与中央处理模块通过导线与光源模块、控温系统及信号采集系统相连,所述光源模块的一面紧贴控温系统的光源散热器,另一面发出特定颜色的光线,其光线穿过放置在控温系统的微孔板保温架上的96孔微孔板,所述96孔微孔板位置与光线传导机构对应,使得穿过96孔微孔板的光线能够被光线传导机构通过光纤聚集,所述光线传导机构通过信号采集系统与交互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交互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与用户的智能终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源模块按照微孔板96个孔的对应位置分布有96组发光源,每组发光源包含红、绿、蓝发光源各一个,光源模块的发光面顶部盖有匀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温系统包含光源散热器、导热管、微孔板保温架、加热块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光源散热器、导热管、微孔板保温架材质均为铜或铝,所述光源散热器底面紧贴光源模块,所述导热管连接光源散热器与微孔板保温架形成导热通路,所述微孔板保温架材质在对应96孔微孔板上各孔的位置留有通孔,加热块紧贴微孔板保温架一侧,温度传感器紧贴微孔板保温架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线传导机构包含聚光透镜、光纤固定座、光纤束及光纤集束器,所述聚光透镜安装在微孔板保温架96个通孔内与光纤截面距离为透镜的焦距,每个通孔底部分别安装有光纤固定座,所述光纤束由96根光纤组成,一端同轴连接光纤固定座,另一端在光纤集束器汇聚成一束。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采集系统包含滤光片选择器、滤光片及光敏传感器,所述滤光片选择器上同径均布安装有若干个滤光片,滤光片可调整到与光线传导机构中光线集束器同轴的位置,光敏传感器同轴紧贴在光线集束器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1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列满球角接触球轴承
- 下一篇:新生儿专用止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