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经口声带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24541.8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8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龚霄阳;史雅文;汪李琴;陈若希;陈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24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声带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经口声带修复装置,包括握柄、前端杆、上夹块、下夹块、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针刺组件和注射针管,前端杆为矩形杆,前端杆与握柄的一端铰接,第一转动组件设置于握柄和前端杆上,上夹块与下夹块均铰接于前端杆远离握柄的一端,第二转动组件设置于握柄和前端杆上,针刺组件设置于握柄、前端杆和下夹块内,注射针管滑动设置于下夹块内,且注射针管的一端与针刺组件位于下夹块内的部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个转动组件调节握柄与前端杆之间、上夹块与下夹块之间的角度,方便夹持患者一侧声带前后缘肌肉并可上下调节位置,通过设置的针刺组件和注射针管,将填充物注入患者声带肌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手术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经口声带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患者受声带麻痹、萎缩、瘢痕、恶性肿瘤侵犯或外伤影响,可能会造成声门闭合不全,从而影响患者日常发声,出现声音嘶哑及发音困难等症状。目前一般医院采用声带填充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医生通过喉外使用穿刺针自环甲膜穿刺入喉,将针头穿至声带肌处,将填充物注入,使患者一侧声带膨胀,从而消除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音困难,但喉外操作位置不易掌握,可能需多次穿刺,这样可造成患者喉部不必要的损伤,并且环甲膜穿入有可能会伤及环甲动脉,导致皮下甚至是喉内出血。目前并没有较为简便易行并且准确的经口喉内内镜下注射的方式进行声带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医用经口声带修复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安全可靠,功能齐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较方便的手术工具的问题,可以轻松夹持患者一侧声带前后缘肌肉并可上下调节位置,通过设置的针刺组件和注射针管,将填充物注入患者声带肌内,使患者一侧声带膨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医用经口声带修复装置,包括握柄、前端杆、上夹块、下夹块、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针刺组件和注射针管,前端杆为矩形杆,上夹块和下夹块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前端杆与握柄的一端铰接,第一转动组件设置于前端杆与握柄上,上夹块与下夹块均铰接于前端杆远离握柄的一端,且上夹块与下夹块对称设置于前端杆的一端上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第二转动组件设置于握柄和前端杆上,且第二转动组件与上夹块和下夹块均活动连接,针刺组件设置于握柄、前端杆和下夹块内,注射针管滑动设置于下夹块内,且注射针管的一端与针刺组件位于下夹块内的部分活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握柄、前端杆与第一转动组件之间配合,可以调节前端杆的角度,从而根据注射的位置,控制调节上夹块与下夹块的位置;通过设置的第二转动组件与上夹块和下夹块之间配合,控制上夹块和下夹块转动,使上夹块和下夹块张开合起,从而夹持患者一侧声带前后缘肌肉;通过设置的针刺组件和注射针管配合,在上夹块和下夹块夹持患者一侧声带前后缘肌肉时,将注射针管刺入患者声带肌内,并通过针刺组件可以调节和控制注射针管刺入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握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外成型设有两个第一铰耳,前端杆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铰耳,两个第一铰耳与两个第二铰耳之间铰接,且两个第二铰耳设置于两个第一铰耳之间,上夹块与下夹块均为直角梯形块,且上夹块与下夹块沿长度方向的直角端均向外成型设有两个第三铰耳,前端杆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有四个第四铰耳,四个第四铰耳两两一组,每组第四铰耳沿前端杆一端端面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前端杆一端的两侧边,两组第四铰耳沿前端杆一端端面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前端杆一端的两侧边,上夹块与下夹块上的第三铰耳分别与四个第四铰耳铰接,且第三铰耳与第四铰耳铰接的一端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齿形凸台;结构简单,节省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4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