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柔性软灯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4386.6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0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曲悦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捷森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S4/24;F21V2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柔性 软灯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柔性软灯带,包括: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用于连接柔性软灯带;柔性软灯带结构,所述柔性软灯带结构安置于承载壳体上;背胶结构,所述背胶结构安置于柔性软灯带结构后表面;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安置于柔性软灯带结构上;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安置于柔性软灯带结构上;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安置于承载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在断电时也能很好的供电,固定效果更好,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用柔性软灯带。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常见的轨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新型轨道交通有磁悬浮轨道系统、单轨系统(跨座式轨道系统和悬挂式轨道系统)和旅客自动捷运系统等。
目前的柔性软灯带都是传统的柔性软灯带,没办法连接,在使用的时候,固定效果也不是很好,而且在断电的时候,没办法进行使用,非常的不方便,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轨道交通用柔性软灯带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柔性软灯带,解决了目前的柔性软灯带都是传统的柔性软灯带,没办法连接,在使用的时候,固定效果也不是很好,而且在断电的时候,没办法进行使用,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用柔性软灯带,包括:
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用于连接柔性软灯带;
柔性软灯带结构,所述柔性软灯带结构安置于承载壳体上;
背胶结构,所述背胶结构安置于柔性软灯带结构后表面;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安置于柔性软灯带结构上;
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安置于柔性软灯带结构上;
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安置于承载壳体内;
备用供电结构,所述备用供电结构安置于承载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柔性软灯带结构包括:柔性软灯带;
所述柔性软灯带安置于承载壳体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背胶结构包括:双面胶贴;
所述双面胶贴安置于柔性软灯带后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柔性软灯带连接件;
所述柔性软灯带连接件安置于柔性软灯带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若干固定组件;
若干所述固定组件安置于柔性软灯带上。
优选的,所述供电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架、供电蓄电池以及第一充电接口;
所述第一固定架安置于承载壳体上,所述承载壳体安置于第一固定架上,所述供电蓄电池安置于第一固定架上,且所述供电蓄电池与柔性软灯带相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安置于承载壳体外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供电蓄电池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备用供电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架、备用蓄电池以及第二充电接口;
所述第二固定架安置于承载壳体上,所述承载壳体安置于第二固定架上,所述备用蓄电池安置于第二固定架上,且所述备用蓄电池与柔性软灯带相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接口安置于承载壳体外表面上,且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备用蓄电池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捷森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捷森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4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窥镜用先端帽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用面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