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进风的降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94485.2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3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生;陆达宏;雷朋飞;宗毅;陈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芬尼节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F24F13/02;F24F13/0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上下进风的降噪结构,包括箱体和导风圈,导风圈设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导风圈包括导风风道和导风腔体;导风风道包括分别设置于导风腔体上下两端的上导风风道和下导风风道;上导风风道自顶部向导风腔体的方向逐渐扩大;下导风风道自导风腔体向外侧的方向逐渐扩大。本方案通过将引风的位置设置为箱体的顶部和底部位置,从翅片换热器端流出,这样结构设计出风远离风扇叶,可以选择较大的出风孔,解决了空气流体与出风孔间的阻力较大和流体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下进风的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侧出风机组出风方式如图1所示,空气通过扇叶经导风圈直接从前面的出风孔流出:但以上出风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1、为满足机械安全,出风孔不宜设置过大,从而造成空气流体的阻力过大,产生较大的噪音;2、传统导风圈用镀锌板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冷凝水容易吸附在钣金上,在低温环境下容易结冰堵住风道,影响机器正常运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进风的降噪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下进风的降噪结构,包括:
箱体和导风圈,所述导风圈设于所述箱体的内侧;
所述导风圈包括导风风道和导风腔体;
所述导风风道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导风腔体上下两端的上导风风道和下导风风道。
优选的,所述上导风风道自顶部向导风腔体的方向逐渐扩大,所述上导风风道包括上侧引风坡,所述上侧引风坡为倾斜面结构,所述上侧引风坡的底部位置靠近所述箱体的内部方向。
优选的,所述下导风风道自导风腔体向外侧的方向逐渐扩大,所述下导风风道包括下侧引风坡,所述下侧引风坡为倾斜面结构,所述下侧引风坡的顶部位置靠近所述箱体的内部方向。
优选的,所述下侧引风坡上设有多个下侧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下侧引风坡上设有多个电机支架安装口。
优选的,所述导风圈上设有与所述电机支架安装口相连接的电机支架体,所述电机支架体上设有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的驱动端设有风扇叶,所述风扇叶处于所述导风腔体位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装置与所述机支架体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盖、底座,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上导风风道的位置相对应的上侧进风口,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下侧进风口相通的下侧进风通道。
优选的,所述导风圈的材质为泡沫。
优选的,所述导风圈的边缘设有与之相贴合的钣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下进风的降噪结构,将引风的位置设置为箱体的顶部位置,从翅片换热器端流出,这样结构设计出风远离风扇叶,可以选择较大的出风孔,降低了空气流体与出风孔间的阻力,同时降低了流体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圈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芬尼节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芬尼节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94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压缩机用活塞
- 下一篇:一种纯水制备供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