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粘结构、包含该胶粘结构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5484.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8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H01M50/5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高敏;刘继富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粘 结构 包含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胶粘结构、包含该胶粘结构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胶粘结构包括溶胀层、设置于所述溶胀层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粘结层;溶胀层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本申请的胶粘结构在85℃下浸泡4h,胶粘结构的三维体积膨胀率可达180%至500%,能够有效填充壳体与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及附着性,缓冲跌落、滚筒等产生的应力,保持其良好的束缚效果。通过在电化学装置中使用该胶粘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包括本申请的电化学装置,因此,该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粘结构、包含该胶粘结构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利用电能-化学能转换装置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现有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由于电极组件与壳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跌落、滚筒过程中,电极组件与壳体发生相对运动,造成电压降失效、极片断裂、极耳断裂等严重后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溶胀胶纸浸泡电解液后,胶纸沿自身长、宽、厚三个方向实现三维延伸,以填充电极组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从而束缚电极组件在壳体内的震动摇晃,进而缓冲跌落、滚筒应力,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然而,目前使用的溶胀胶纸存在一些应用上的劣势,例如,材质硬、服帖性差,不能适应各种曲率的电极组件,置入壳体前有翘边;滚球测试时初粘力小,不能做到快速粘附、固定粘附对象,无法适应高速生产线;溶胀后仅依靠填充抵接固定,对于滚筒、震动等要求高的应用场合,会发生失效现象等。由于这些劣势,采用上述溶胀胶纸的锂离子电池往往具有较差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胶粘结构、包含该胶粘结构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内容中,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装置的例子来解释本申请,但是本申请的电化学装置并不仅限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胶粘结构,其包括溶胀层及设置于溶胀层至少一个表面的粘结层;溶胀层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其中,粘结层的设置,使胶粘结构将电极组件与壳体有效粘附在一起,本申请胶粘结构对电极组件的束缚力,较现有技术中利用抵接固定对电极组件的束缚力更强,能够适用于震动、滚筒要求较高的各种曲率电极组件。溶胀层中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丙烯腈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热性及硬度,丁二烯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苯乙烯具有热塑性的加工特性,利用上述三种物质形成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形成的溶胀层,由于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间的协同作用,使胶粘结构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和服帖性,能够快速粘附电极组件与壳体、以及适用于电极组件终止部位的绝缘固定。将该胶粘结构在冷干系统中于2℃至10℃下搁置24h,胶粘结构仍能保持无翘边。本申请的胶粘结构在电解液中85℃下浸泡4h,溶胀层中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在电解液的作用下,分子间相对固定位置被挤兑放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弱,使胶粘结构沿自身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三维延伸,胶粘结构的三维体积膨胀率高达180%至500%。因此,本申请的胶粘结构能够有效三维填充壳体与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及附着性,有效缓冲跌落、滚筒等产生的应力,以保持胶粘结构对电极组件的良好束缚效果,从而有效改善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50000至700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5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