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原蛋白酶剂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5486.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扫部正浩;结城健介;谷内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57 | 分类号: | C12N15/57;A23L13/70;C12N9/52;C12P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原 蛋白酶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对食品或医疗用途有用的安全性高的胶原蛋白酶及其用途。提供一种以由与序列号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胶原蛋白酶为有效成分的酶剂。该酶剂对胶原蛋白三肽的制造、食用肉的嫩化有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胶原蛋白酶为有效成分的酶剂(胶原蛋白酶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已知为功能性肽的胶原蛋白肽的全球市场预计会增长。胶原蛋白肽中,作为胶原蛋白的最小单位的三肽Gly-X-Y(胶原蛋白三肽。以下,有时简称为“CTP”)在体内的吸收性高,另外具有各种功能性,因此认为其利用价值高。
为了高效地制造CTP,能够在胶原蛋白或明胶的Gly残基位置特异性切断且分解至三肽的蛋白酶(胶原蛋白酶)是有用的。作为胶原蛋白酶的例子,已知有来自梭菌(Clostridium)属、弧菌(Vibrio)属的胶原蛋白酶、蜡样芽孢杆菌胶原蛋白酶(属于微生物胶原蛋白酶 (EC.3.4.24.3)),但胶原蛋白酶产生菌为生物安全等级2(BSL2),对其安全性存在担忧,因此可以说不适于制造食品用途、医疗用途等所使用的CTP。
作为可利用于食品用途的胶原蛋白酶,已知有来自链霉菌 (Streptomyces)属的胶原蛋白酶(专利文献1),但并不清楚是否可利用于制造CTP。另外,现有的胶原蛋白酶通常稳定性差。作为被认为稳定性优异且比活性也高的来自微生物的胶原蛋白酶,已知有来自霍利斯弧菌(Vibrio hollisae)的胶原蛋白酶(专利文献2中的来自弧菌属(Vibrio sp)1706B菌株的胶原蛋白酶)(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但是,来自霍利斯弧菌(Vibriohollisae)的胶原蛋白酶的热稳定性为30℃以下,在实用上并不充分。
另外,已知存在性质不同的各种胶原蛋白酶。例如,来自溶组织梭状芽胞杆菌属的胶原蛋白酶已知有2种不同的胶原蛋白酶类型(I、II),胶原蛋白酶I与胶原蛋白酶II相比对胶原蛋白和明胶具有高活性且对短链肽具有低活性(专利文献4)。进而,已知来自溶组织梭状芽胞杆菌的胶原蛋白酶从胶原蛋白样序列中切出CTP的降解率低(专利文献5)。
适于由胶原蛋白制造食品用途中能够使用的CTP的胶原蛋白酶要求胶原蛋白酶产生菌为安全菌、具有胶原蛋白降低能力或明胶降低能力、以及具有CTP生成能力,另外,优选还要求稳定性高,但尚未已知有满足这样的条件并实用化的胶原蛋白酶。
另一方面,适于食用肉嫩化用途的胶原蛋白酶要求胶原蛋白酶产生菌为安全菌、胶原蛋白特异性(不作用于日瘦肉),另外,优选还要求稳定性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16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708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6388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1-51033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8-183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背景下,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对CTP的制造等食品或医疗用途有用的安全性高的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及其用途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未经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5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