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域电动车组及救援模式分析方法、制动控制方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4562.8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1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罗超;唐微;刘杰;罗智迅;高晓明;彭学前;姜俊超;方长征;毛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18 | 分类号: | B60T17/18;B60T17/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组 救援 模式 分析 方法 制动 控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域电动车组及救援模式分析方法、制动控制方法、系统,判断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的所有常用制动硬线是否均为低电平,若是,则当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与救援车辆之间的列车管压力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判定市域电动车组处于机车车辆救援模式;否则,当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与救援车辆之间的列车管压力小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判定市域电动车组处于地铁车辆救援模式。本发明使市域电动车组能够根据头部车辆风管及电气连接情况自动识别被何种轨道交通车辆救援,同时市域电动车组能够响应来自救援车辆的制动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域电动车组制动系统,特别是一种市域电动车组救援模式分析方法、制动控制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市域电动车组普遍采用直通式的电空制动系统,设置有一根贯穿整列车的总风管(单管系统),为每一节车的制动控制系统提供制动能源。随着国内城市群的不断壮大,轨道交通车辆如何在不同铁路线路间互联互通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市域电动车组制动系统如何适应这一需求成为一个挑战。市域电动车组在不同铁路线路间互联互通的关键是如何与干线铁路机车车辆及地铁车辆进行联挂运用,尤其是市域电动车组在互联线路上故障时,如何能被原有线路上的车辆进行有效的救援。
CN107235041A提高了一种轨道车辆救援紧急制动同步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其通过列车管减压来控制整列车产生制动力的控制方式,因列车管的容积及长度的影响,存在前后车辆制动响应时间的迟滞,同时其无法自动识别被何种轨道交通车辆救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市域电动车组及救援模式分析方法、制动控制方法、系统,减少制动响应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域电动车组救援模式分析方法,包括:
判断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的所有常用制动硬线是否均为低电平,若是,则当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与救援车辆之间的列车管压力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判定市域电动车组处于机车车辆救援模式;否则,当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与救援车辆之间的列车管压力小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判定市域电动车组处于地铁车辆救援模式。
本发明可以根据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风管及电气连接情况自动识别被何种轨道交通车辆救援,可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救援模式不匹配,从而导致的救援无效。同时被救援车辆不需要根据救援车辆的类型设置相应的模式转换开关,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本发明通过电信号传递制动指令,减少了制动响应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
所述第一设定阈值为50kPa。被机车车辆救援时,机车车辆列车管的正常运行压力为500kPa/600kPa,50kPa是一个典型低值,可以确保救援成功。
所述第二设定阈值为10kPa。考虑到实际采集系统的误差,尤其是传感器的零点漂移,第二设定阈值设置为10kPa,避免采集误差。
所述列车管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便于监测列车管压力。
所述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与救援车辆之间还通过总风管连通。头部车辆可以通过总风管给救援车辆空簧、车门、制动等子系统供风,确保救援车辆正常行车需要的总风压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市域电动车组救援模式分析系统,其包括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救援模式分析方法的步骤。
作为一个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市域电动车组被救援模式下制动控制方法,其包括:
当市域电动车组处于机车车辆救援模式时,若市域电动车组头部车辆的紧急制动硬线为高电平,则市域电动车组施加紧急制动;
当市域电动车组处于地铁车辆救援模式时,根据所有常用制动硬线的得失电情况,控制市域电动车组处于不同等级的常用制动模式下;当市域电动车组紧急制动硬线为低电平时,市域电动车组施加紧急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4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