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虹鳟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32611.9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史策;徐含颖;王春琳;母昌考;叶央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识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75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鳟鱼 工厂 循环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虹鳟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是在避光的养殖环境中,使用全光谱光源照射养殖水体,水体表面的光强在100‑200Lx。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虹鳟鱼生长、提高饲料利用和肌肉中脂肪含量的方法,从而提高人工养殖的虹鳟鱼品质;本发明的方法在不影响虹鳟鱼存活、肝脏健康以及不提高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虹鳟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中脂肪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虹鳟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虹鳟鱼生长、提高饲料利用和肌肉中脂肪含量的方法,从而提高人工养殖的虹鳟鱼品质。
背景技术
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Walbaum,1792,曾用名Salmo gairdneri,Richardson)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太平洋鲑属(大麻哈鱼属、钩吻鲑属)(Oncorhynchus)。虹鳟鱼作为三文鱼(一些鲑科鱼类的通用商品名称)的一种,营养丰富且均衡,味道鲜美,是做刺身(生鱼片)的上等材料,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从朝鲜引种开始,虹鳟鱼养殖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在青海、云南、辽宁、新疆等地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虹鳟鱼作为三文鱼的一种,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品,个体越大经济价值越高。另外,虹鳟鱼最主要的吃法就是制作生鱼片,其肌肉中的物质组成直接决定其品质。普遍来说,肌肉中脂肪含量越高,口感越好,营养也越丰富。即虹鳟鱼肌肉中脂肪层的厚薄决定其口感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终决定其经济价值。
为了提高虹鳟鱼的生长速度和肌肉中的脂肪含量,目前使用的虹鳟鱼的饲料中会包含较高水平的脂肪原料。但是,过高的饲料脂肪摄入容易造成虹鳟鱼肝脏脂肪的积累,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降低其免疫力,增加养殖过程中患病的概率。并且,高脂肪饲料也增加了养殖过程中的饵料成本。因此需要其他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方式来提高虹鳟鱼肌肉中的脂肪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虹鳟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虹鳟鱼生长、提高饲料利用和肌肉中脂肪含量的方法,从而提高人工养殖的虹鳟鱼品质;本发明的方法在不影响虹鳟鱼存活、肝脏健康以及不提高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虹鳟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中脂肪的含量。
本发明所提供的虹鳟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是在避光的养殖环境中,使用全光谱光源照射养殖水体,水体表面的光强在100-200Lx;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养殖水体的背景色采用蓝色;
所述的避光的养殖环境,作为实施例的一种具体记载,是采用养殖缸的外面包被遮光布或养殖池上盖上遮光布。
更进一步的,一种具体的养殖条件如下:水温16.5℃,溶氧高于9mg/L,氨氮低于0.05mg/L;
所述的全光谱光源是进行全天连续光照。
所述的方法是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中进行,其中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包含有水处理系统和养殖系统;
其中水处理系统包括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生物滤池、增氧泵和紫外灭菌装置;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缸和水质监测装置。
本发明的方法养殖虹鳟鱼能够在不影响其存活和肝脏健康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生长、饲料利用以及肌肉中的脂肪含量,提高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用养殖缸示意图,左侧为侧视图,右侧为拿掉顶盖的俯视图;其中1、投饵口,2、LED全光谱灯,3、遮光布,4、顶盖,5、出水口,6、出水管,7、进水管,8、进水口,9、蓝色缸壁,10、固定LED全光谱灯的横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2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