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咽部疾病的相对穴治疗手法的辅助针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2563.2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丹萍 |
地址: | 067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疾病 相对 治疗 手法 辅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咽部疾病的相对穴治疗手法的辅助针具,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对称开有滑槽,所述外壳顶部中心位置开有通孔,所述外壳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柱,两组所述连接柱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针灸治疗的针灸机构,所述针灸机构配合有控制机构,所述外壳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穴位的定位组件;通过设置针灸机构、控制机构和定位组件配合实现精准针灸,通过观察指示刻度能够准确获知下针深度,和透皮速度,减少患者疼痛,模拟针灸手法指力,使患者咽喉部迅速产生针刺得气,解决咽喉部位疾病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咽部疾病的相对穴治疗手法的辅助针具。
背景技术
“相对穴”是指头面、躯干、四肢身体各部位,阴阳相对的两个腧穴相配伍,通过阴阳相济,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如内关与外关,阴陵泉与阳陵泉,等。这些穴,一个在阴经,一个在阳经,在部分上肢及下肢有互为表里经穴的关系。
“相对穴”是根据中医“阴阳互根互用理论”,依据中医阴阳学说、经脉的循行规律,经络的脏腑表里关系,由杨志新教授在挖掘古代和现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总结的一种配穴。
天突,是任脉、阴维脉之交会穴。有降痰浊、利气道、宣肺气、降气逆作用,多用于外邪犯肺,气道不利,气机升降失常的病证。为治疗气管、喉、咽及食道疾病的常用腧穴。
大椎,因位于最大的椎骨(第七颈椎)之下而得名。因其具有治疗诸虚劳损的作用,故又名百劳。是手足三阳、督脉的交会穴。为主治外感表证、疟疾和督脉病以及穴位所在处病变的常用腧穴。为全身退热之要穴。
天突:先直刺0.1~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针刺不能过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伤肺尖及锁骨下动脉;局部酸胀感或咽部有紧迫感。
大椎:沿棘突间刺入0.5~1寸,局部酸胀感;1.5寸以上时可深及椎孔,有酸麻感向上肢或下方放散,注意不可强烈捻捣,以免损伤脊髓。
现有针灸手法中依赖经验的手法操作,透皮过程缓慢导致患者疼痛,且在胸骨柄位置需要毫针的角度变化。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针对咽部疾病的相对穴治疗手法的辅助针具,以实现降低针灸难度,提高针灸安全性,通过机械方式,模拟针灸手法中需要经验的手法操作,进行快速透皮,减少患者疼痛,使针刺部位迅速得气,并通过25mm短毫针对胸骨柄位置进行角度变化,沿胸骨柄位置向下。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咽部疾病的相对穴治疗手法的辅助针具:
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对称开有滑槽,所述外壳顶部中心位置开有通孔,所述外壳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柱,两组所述连接柱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针灸治疗的针灸机构,所述针灸机构配合有控制机构,所述外壳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穴位的定位组件。
所述针灸机构包括一级板条、二级板条、一级铰接座、二级铰接座、一级连接杆、二级连接杆和限位板,所述一级板条、二级板条、一级铰接座和二级铰接座均设置在外壳内,所述一级板条和二级板条均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一级板条各与一组二级板条铰接,两组所述一级板条远离二级板条的一端均铰接在一级铰接座上,两组所述二级板条远离一级板条的一端均铰接在二级铰接座上,所述一级连接杆与二级连接杆均为矩形杆,所述一级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一级铰接座远离一级板条的一侧,所述二级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二级铰接座远离二级板条的一侧,所述一级连接杆和二级连接杆分别穿过一组滑槽延伸至外壳外,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外壳外,所述限位板与二级连接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医学院,未经承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