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的摩托车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4951.6 | 申请日: | 202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许晨杰;胥银燕;胡家凤;武超;魏庆;刘佩东;刘铠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鑫 |
主分类号: | B62K13/04 | 分类号: | B62K13/04;B62J9/20;B62J9/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刘雪娇 |
地址: | 11601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摩托车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由车身、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前轮以及后轮组成,所述后轮可以分开成为两个轮子,分开的两个轮子与前轮形成三轮结构摩托车,两个轮子合并时又与前轮形成两轮结构摩托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方法。本发明可以通过车型转换装置将两个轮子分开或合并,分开的轮子和前轮形成三轮结构摩托车,合并后则与前轮形成两轮结构摩托车,本发明中的多功能置物箱不仅具有载物功能,而且具有连接作用,通过功能置物箱可将两辆可变形摩托车组合在一起使用。采用箱型车身使得可变形摩托车的整体重量较轻。本发明的可变形摩托车的所设计的车身整体较低,能发挥驾驶人两腿的支撑作用,更便于驾驭、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形的摩托车及使用方法,属于摩托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车。传统的两轮摩托车其稳定性较低,为了使摩托车车稳定下来,行驶中停下的摩托车需要驾驶人使用两脚支撑地面。
为提高摩托车的稳定性,美国专利US6612389B1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组合拖车及两轮转换装置,其公开了一种在不改变原有摩托车结构的基础上,再搭载一种具有两轮结构的装置,从而使摩托车使用方便和稳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两轮结构装置的携带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使用两轮摩托车出行的人而言,如何携带以及花时间安装是个相对麻烦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一种新型的可变形的摩托车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的摩托车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以两轮结构摩托车使用,也能够以三轮结构摩托车使用,无需额外搭载任何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由车身、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前轮以及后轮组成,所述后轮可以分开成为两个轮子,分开的两个轮子与前轮形成三轮结构摩托车,两个轮子合并时又与前轮形成两轮结构摩托车。
前述的这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种,所述可变形的摩托车还包括车型转换装置和可拆卸的多功能置物箱,所述车身为箱型车身,所述车型转换装置与箱型车身连接,所述箱型车身和/或轮型转换装置上均设置有多功能置物箱,所述后轮通过车型转换装置分开或合并。
前述的这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种,所述车型转换装置包括伸缩装置、第一变换机构和第二变换机构,所述伸缩装置固定安装在箱型车身上,第一变换机构和第二变换机构对称设置于伸缩装置的两侧,第一变换机构与后轮的一个轮子连接,所述第二变换机构与后轮的另一个轮子连接。
前述的这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种,所述第一变换机构和第二变换机构均包括第一转换件、与第一转换件轴连接的第二转换件、与第一转换件轴连接的第四转换件和与第四转换件轴连接的第三转换件,所述第三转换件固定连接于与伸缩装置上,所述第一转换件与车身轴连接;第一转换件和第三转换件之间为相互平行设置。
前述的这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种,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动伸缩装置、气动伸缩装置或液压伸缩装置。
前述的这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种,所述电动伸缩装置、气动伸缩装置或液压伸缩装置均包括伸缩机构,所述第一变换机构和第二变换机构均与伸缩机构轴连接或者转动连接。具体的,伸缩机构为螺纹螺杆伸缩机构或者节壁式伸缩机构。
前述的这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种,所述电动伸缩装置还包括电驱动设备,所述电驱动设备与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与第二转换件连接。
前述的这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种,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条状固定板,条状固定板固定安装于车身上,所述第四转换件与条状固定板之间为相互平行设置。
前述的这种可变形的摩托车种,所述伸缩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车座,所述车座为掀盖式车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鑫,未经刘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4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