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色谱仪监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25843.5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1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强;冀禹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6 | 分类号: | G01N30/86;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慧亮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0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技术 色谱仪 监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色谱仪监管方法及装置,涉及色谱仪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初始标准色谱图以及标准老化色谱图,获得标准老化色谱峰高度差比值;当色谱仪完成预设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次数的检测工作时,获得检测色谱图;将检测色谱图与标准老化色谱图进行比对,获得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生成对应的色谱图处理指令;基于色谱图处理指令对色谱仪检测待检测物获得的检测色谱图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检测色谱图。本申请基于预测的色谱仪老化情况,对色谱仪实际工作老化情况进行比对,根据老化程度是否符合预期,进行色谱图修正或异常标记,以保障使用者使用色谱仪进行分析时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色谱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色谱仪监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色谱仪广泛应用于对试样中的成分进行鉴定或者定量。色谱仪在对试样进行分析时,检测获得对应的色谱图,基于色谱图的色谱峰的位置进行成分鉴定,基于色谱峰的面积、高度对该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随着色谱仪的日常使用,色谱仪由于使用次数的增加,会存在不同程度老化,不同程度的老化对色谱图的色谱峰影响程度不同,进而会导致最终分析结果存在对应的误差。
因此,为避免色谱仪因使用老化而造成的检测误差,现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色谱仪监管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色谱仪监管方法及装置,基于预先分析获得的色谱仪老化情况,对色谱仪实际工作老化情况进行比对,并根据老化程度是否符合预期,进行色谱图修正或异常标记,以保障使用者使用色谱仪进行分析时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色谱仪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色谱仪在出厂时按照预设检测参数对预设检测物检测获得的初始标准色谱图以及完成预设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次数的检测工作后按照预设检测参数对预设检测物检测获得的标准老化色谱图;
基于所述初始标准色谱图以及所述标准老化色谱图,获得标准老化色谱峰高度差比值;
当同型号的色谱仪投入日常检测使用时,实时记录所述色谱仪的使用次数,当所述色谱仪完成预设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次数的检测工作时,提取色谱仪按照预设检测参数对预设检测物进行检测获得的检测色谱图;
将所述检测色谱图与所述色谱仪经过相同检测次数对应的所述标准老化色谱图进行比对,获得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
基于所述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以及所述标准老化色谱峰高度差比值,生成对应的色谱图处理指令,所述色谱图处理指令包括色谱峰修正指令或色谱峰异常标记指令;
基于所述色谱图处理指令对所述色谱仪检测待检测物获得的检测色谱图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检测色谱图;
所述基于所述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以及所述标准老化色谱峰高度差比值,生成对应的色谱图处理指令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与预设的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阈值比对;
若所述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不大于所述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阈值,则基于所述标准老化色谱峰高度差比值,获得色谱峰高度修正系数;
基于所述色谱峰高度修正系数,生成所述色谱峰修正指令;
若所述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大于所述检测色谱峰老化高度差比值阈值,则生成所述色谱峰异常标记指令;
所述基于所述色谱图处理指令对所述色谱仪检测待检测物获得的检测色谱图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检测色谱图中,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5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