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剑麻渣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3226.1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9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川;吴海洋;李清心;陈骏佳;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12N1/20;A23K10/12;A23K10/37;A23K40/00;C05F17/20;C05F17/50;C12R1/125;C12R1/10;C12R1/07;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聪聪;刘明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剑麻 快速 腐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剑麻渣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是用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和类谷糠乳杆菌的复合菌剂与剑麻渣混合发酵。利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和类谷糠乳杆菌的复合菌剂将剑麻渣在30‑50℃下于24h内快速发酵脱水干化制成腐熟度良好的干化剑麻渣作为饲料添加剂或有机肥,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助力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剑麻渣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中国剑麻的种植面积约为1.2万公顷,剑麻纤维总产量约为3.8万吨,单产约为3t/hm2,居世界第一。剑麻渣是剑麻抽取纤维后的副产物,占叶片总鲜重的95%。剑麻渣含水量在80%以上,常温堆放数小时便产生浓烈臭味,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部分剑麻加工厂被迫进行整顿,严重制约着剑麻产业的发展。
剑麻渣富含氮、磷、钾、钙等矿物质成分,具有制作有机肥或动物饲料的潜质。但目前剑麻渣肥料化和饲料化处理技术不论是覆盖换田还是添加发酵菌堆肥还是青储发酵,皆存在发酵周期长、臭味重和效率低等缺点。如何将大量剑麻渣高效快速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剑麻产业绿色发展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了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将新鲜剑麻渣在30-50℃下于24h内快速发酵脱水干化成饲料添加剂或有机肥的方法,即一种剑麻渣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干化剑麻渣具有良好的腐熟度,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整个过程无废水和臭气产生。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实现剑麻渣等高含水量易腐败农业废弃物的高效、低成本、零污染、高值化处理,产业化应用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技术按如下方案进行:
本发明的剑麻渣快速腐熟干化的方法,是用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和类谷糠乳杆菌的复合菌剂与剑麻渣混合发酵。
所述的剑麻渣是干剑麻渣或新鲜的剑麻渣。
优选,所述的混合发酵是复合菌剂与剑麻渣按质量比1:0.1~2混合在30-50℃下5-25rpm搅拌发酵15-24h制得腐熟度良好的干化剑麻渣。
优选,所述的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和类谷糠乳杆菌的复合菌剂是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特基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类谷糠乳杆菌发酵液按照体积比1:1:1:1:1混合而成。
优选,所述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是:
先活化菌种,接入pH 6.0-8.0的种子培养基在37℃、180rpm下培养24h得种子液,然后体积比1~4%接种种子液到pH 6.0-8.0的发酵培养基,发酵温度为37℃,通气量为300-350L/h,发酵培养48h,得发酵液;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类谷糠乳杆菌的发酵液按等体积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菌剂。
优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0g/L、牛肉浸出物3g/L、NaCl 5g/L,pH 6.0-8.0。
优选,类谷糠乳杆菌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0g/L、牛肉浸出物5g/L、酵母膏粉4g/L、葡萄糖20g/L、吐温-80 1ml/L、磷酸氢二钾2g/L、乙酸钠5g/L、柠檬酸三铵2g/L、硫酸镁(MgSO4·7H2O)0.2g/L、硫酸锰(MnSO4·4H2O)0.05g/L,pH 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3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压气体推力轴承弹性支承箔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医用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