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D编织材料的汽车坐垫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33113.5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程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丰(青岛)家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8 | 分类号: | B60N2/58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编织 材料 汽车坐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坐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3D编织材料的汽车坐垫,所述坐靠组件和背靠组件通过销轴机构连接,所述坐靠组件包括坐垫护套,所述坐垫护套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3D编织面层A、坐靠衬垫,所述背靠组件包括背靠护套,所述背靠护套的内侧从前向后依次填充有3D编织面层B、背靠衬垫。本实用新型通过坐靠组件和背靠组件的双重组合,其不仅能够对驾驶人员的臀部以及背部进行衬垫支撑,提高驾驶人员的舒适型,同时能对驾驶人员臀部与背部产生的热气进行导通排散,且通过销轴机构对坐靠组件和背靠组件的中转传动,能够对坐靠组件和背靠组件进行折叠、展放,以便于驾驶人员的收纳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坐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3D编织材料的汽车坐垫。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用品后市场的消费持续增高,汽车坐垫也成为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夏季来说,夏季挑选汽车坐垫,最重要的就是对凉快性和舒适度的把握,其中较为常用的坐垫有亚麻材质和冰丝材质。
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会呼吸的3D双微循环坐垫(公开公告号CN210454547U),所述第二3D材料层和胶布复合底层之间按人体穴位分布设置有若干磁粒。本实用新型所述坐垫采用3D材料为主要材料,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和回弹力,可以使人体接触坐垫的部位与人体未接触的其他部位保持一样的湿度和温度,很好地解决了现有产品久坐后会产生发烧、发热、流汗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坐垫的舒适度;同时,在第二3D材料层和胶布复合底层之间按人体穴位分布设置若干磁粒,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坐垫的健康性能,但是此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结构较为单一,体验感较差,尤其是充作汽车坐垫使用来说,其无法有效的缓解驾驶人员的疲劳、热气,且在使用过程中,其灵活收纳性不足,不便于驾驶人员携带使用。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3D编织材料的汽车坐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编织材料的汽车坐垫,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其结构较为单一,体验感较差,尤其是充作汽车坐垫使用来说,其无法有效的缓解驾驶人员的疲劳、热气,且在使用过程中,其灵活收纳性不足,不便于驾驶人员携带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3D编织材料的汽车坐垫,所述汽车坐垫由坐靠组件和背靠组件构成,所述坐靠组件和背靠组件通过销轴机构连接;
所述坐靠组件包括坐垫护套,所述坐垫护套的上部端面位置处开设有坐垫开口,且坐垫护套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3D编织面层A、坐靠衬垫,所述坐靠衬垫的端面对称开设有导热通孔;
所述背靠组件包括背靠护套,所述背靠护套的前侧端面位置处开设有背靠开口,且背靠护套的前侧位于顶端位置处设置有头枕,所述背靠护套的内侧从前向后依次填充有3D编织面层B、背靠衬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销轴机构包括销杆,所述销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合页,且销杆的两端位于第一合页的一侧对称错开设置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一合页的前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绷带,且第一合页通过第一连接绷带与坐垫护套连接,所述第二合页的背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绷带,且第二合页通过第二连接绷带与背靠护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绷带与第二连接绷带均采用弹力布材质构件,且第一连接绷带与第二连接绷带均通过缝合分别与坐垫护套和背靠护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3D编织面层A为3D编织空气纤维,所述坐靠衬垫为硅胶,所述3D编织面层A与坐靠衬垫的厚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通孔的两端通口为扩口形结构,且导热通孔相对于坐靠衬垫的端面呈阵列式对称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3D编织面层B为3D编织空气纤维,所述背靠衬垫为聚氨酯软泡,所述头枕的内部填充有决明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丰(青岛)家纺有限公司,未经禾丰(青岛)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33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式集成电路材料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 下一篇:集装箱锁钮抓手及自动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