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70723.5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4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廖茂辉;蔡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部华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世***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再生 沥青 混合 循环 对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包括沥青桶和驱动电机,所述沥青桶顶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投放管和第二投放管,在进行沥青料与油料对流的过程中,第一上料泵抽取沥青桶内部的再生沥青料,通过第一投放管回流投放到沥青桶中,同时,油泵抽取卸油池中的油料,经过油管喷出,与第一投放管喷出的沥青料产生交叉对流,完成对流混合,提高混合效率,同时,当不需要加入油料时,第一上料泵和第二上料泵均抽取沥青桶内部的混合料分别经过第一上料泵和第二上料泵喷出,在沥青桶内部完成交叉对流,从而完成混合料自对流,增加混合速度,提高了混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沥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的再生就是老化的逆过程,通常可掺入再生剂,如掺玉米油、润滑油等,统称为油料,掺再生剂后,使沥青质相对含量降低,且提高软沥青质对沥青质的溶解能力,改善沥青的相容性,提高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使其恢复或接近原来的性能。
沥青在进行拌合站拌合前,需要与再生剂进行充分混合,传统的方式采用对流混合,但是,传统的对流混合仅限于油料和沥青料的对流,而油料添加完毕后,沥青料自身无法继续进行对流混合,导致混合速度慢,混合效率低的情况发生,同时,传统的混合过程多以搅拌混合为主,混合效率有限,也还可以进一步作出提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具备多种对流方式、提高了混合效率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多种对流方式、提高了混合效率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包括沥青桶和驱动电机,所述沥青桶顶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并且沥青筒顶面位于驱动电机两侧分别斜向贯穿连接有油管和第一投放管,所述油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输油泵,所述第一投放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一上料泵,且第一上料泵进料管通过第一输料管与沥青桶底面贯通连接,所述沥青桶后方固定安装有第二上料泵,且第二上料泵进料端通过第二输料管与沥青桶底面贯通连接,并且第二上料泵出料管贯通连接有第二投放管,所述第二投放管斜向插入到沥青桶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沥青桶内壁交错斜向固定安装有折流板,且折流板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折流板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壁固定安装有陶瓷套筒,所述搅拌杆贯穿陶瓷套筒并与陶瓷套筒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表面位于折流板下方焊接有搅拌桨,且搅拌桨斜向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投放管表面通过三通贯通连接有导料管,且导料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拌合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投放管表面位于三通上方安装有阀门,所述导料管表面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料泵和第二上料泵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投放管、第二投放管和油管的斜插角度均为45°。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部华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部华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70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冷双塔制氮设备
- 下一篇:一种易于成品加工的高效焊接不锈钢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