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主机用被动散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51509.8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田晨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陈慧文 |
地址: | 202162 上海市崇明区陈家镇层海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主机 被动 散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机用被动散热设备,包括主机外壳,主机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两侧对称活动连接有多个热管,主机外壳的内壁上与热管的末端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具体包括两个散热套筒,散热套筒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设置,两个散热套筒上相对的一侧壁面开设有散热腔,且散热腔与热管的末端匹配设置,散热套筒的内部开设有储水腔。该种计算机主机用被动散热设备,通过在热管的末端设置散热组件,可利用热管末端与散热组件之间的温度差加快热管上热量的散发,进而提高整个散热装置对计算机主机的被动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机用被动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主机使用的过程中,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大量发热,使计算机主机温度高于室温,此时,如果此时不做任何措施,让集成电路暴露在空气中,一部分热量会自动转移到空气中,直到电路温度与室温相同,达到热平衡,以上过程即为计算机主机的被动散热。
现有的国产的up3计算机主机在使用时,主要是用过其内部与处理器活动连接的热管实现对处理器的被动散热,热管的设置为一端与处理器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计算机主体外壳上的散热板活动连接。
然而,上述的散热过程仍存在以下问题:
1、当外界环境中的温度较高时,主机外壳上的散热板快速地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导出至主机外壳外部,进而容易造成处理器产生过热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用被动散热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使得计算机主机的被动散热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用被动散热设备,包括主机外壳,主机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两侧对称活动连接有多个热管,主机外壳的内壁上与热管的末端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具体包括两个散热套筒,散热套筒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设置,两个散热套筒上相对的一侧壁面开设有散热腔,且散热腔与热管的末端匹配设置,散热套筒的内部开设有储水腔。
优选地,所述主机外壳的外壁与散热套筒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散热盒,散热盒与储水腔的内部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机外壳的外壁位于散热盒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板,且散热板与散热盒上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盒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水孔。
优选地,所述散热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组散热腔的横截面为两个扇形组合设置,另一组散热腔的横截面为扇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计算机主机用被动散热设备,在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主机外壳内部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多个热管向外传导,进而实现主机的被动散热,通过在热管的末端设置散热组件,可利用热管末端与散热组件之间的温度差加快热管上热量的散发,进而提高整个散热装置对计算机主机的被动散热效率。
2、该种计算机主机用被动散热设备,通过将热管的末端插入散热腔的内部,散热腔的内壁与热管外壁互相接触的同时可使得热管上的热量与储水腔内的水之间进行热交换,且储水腔与散热盒的内部连通设置,可加快散热盒和储水腔内水中热量的散失,进而保证散热盒和储水腔内水的温度始终低于热管末端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机外壳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禾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51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血清中α-L-岩藻糖苷酶的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