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8463.5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96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控制 组件 | ||
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具有流道,所述流道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具有形成所述流道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焊接部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凹部包括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靠近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或所述第二焊接部。第二凹部用于收容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焊接时形成的部分焊接余料,减少焊接余料在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的内壁任意蔓延的风险,从而保持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的内壁的平整度,有效减小流道内流体的流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常包含冷却液模块,冷却液模块集成有流体控制单元和流道板,流体控制单元控制流道板内冷却液的流通。流道板在进行焊接时,多余的焊料会进入流动腔中,在腔内底面任意蔓延使得流动腔底面凹凸不平,进而增大流动腔内介质的流阻,影响冷却液模块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可有效减小流体流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具有流道,所述流道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具有形成所述流道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焊接部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凹部包括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靠近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或所述第二焊接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凹部包括第二凹部,第二凹部靠近第一焊接部和/或第二焊接部,第二凹部用于收容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焊接时形成的部分焊接余料,减少焊接余料在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的内壁任意蔓延的风险,从而保持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的内壁的平整度,有效减小流道内流体的流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流体控制组件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流体控制组件的A-A剖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流体控制组件的A-A剖视图;
图中:
10、安装部;11、法兰结构;20、流道板;21、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212、第一焊接部;222、第二焊接部;223、第二凹部;2211、内侧壁;2212、内底壁;224、凸部;X、焊接面;225、侧壁部;213、第一外壁;227、第二凸部;226、第二外壁;40、第三凹部;2210、第一蔓延区;2260、第二蔓延区;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包括流道板20和流体控制单元,流道板20包括安装部10,安装部10大体呈圆盘形,其安装口位于正面,并在安装口的周边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法兰结构11,安装部10的内腔用于安装控制阀或泵等流体控制单元,以对冷却剂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8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