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线杆的定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92483.8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5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南长通水泥电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G01B5/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永来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杆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线杆的定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水平设置有二者间距可调的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一端与凹槽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由开口处延伸至凹槽外并相互配合夹紧水泥线杆两侧;所述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上方设置有测量尺,所述测量尺上印有表示两个卡爪相对的一侧间距的直径刻度,还印有与直径刻度、所测水泥线杆型号对应并表示水泥线杆底部与测量点间距的高度刻度。相比起现有技术,本专利通过设置卡爪与测量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测量锥形的水泥线杆埋深时,需经过大量转换计算才可获得埋深数据,整个测量操作复杂、数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泥线杆的定径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线杆是一种起到支撑架空导线作用的建筑,大多分为锥形杆和等径杆两种,其中,锥形杆的梢径一般为100~230毫米,锥度为1:75,在锥形杆上截取任意一段杆体,该杆体上下截面的直径满足以下关系:D下=L/75+D上,其中L为所截取的水泥线杆的长度,D上为上截面的外径,D下为下截面的外径。通常,锥形的水泥线杆在生产过程中,底径与梢径均以按照生产标准所确定好,所以,在得知该锥形的水泥线杆规格的情况下,可以知道该水泥线杆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任意距离处的直径,同理,也可通过测量该水泥线杆某处的直径,计算出该处距离底部或梢部的距离。
水泥线杆通常需要深埋入地下固定,若深埋过浅则可能导致水泥线杆在恶劣环境或长年使用的情况下发生倾倒。锥形的水泥线杆的埋深比例在遇到特殊地质应酌情加大或减小,但是通常情况下满足如下要求:埋深(米)=杆长(米)×1/10+0.7米。由于水泥线杆埋深属于隐蔽工程,在放置锥形的水泥线杆时,经常需要对锥形的水泥线杆的下部埋入土层的深度进行测量,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但是,若填埋后需要对埋深进行复核,或是后续对水泥线杆进行维护、检修,需要获取埋深的精确数据,很难再直观的检验埋深是否符合要求,所以需要借助工具来测量、计算锥形的水泥线杆的埋深。
现有的测量锥形的水泥线杆埋深的方式是:使用皮尺绕锥形水泥线杆与地面齐平的杆根一周,测量其周长,然后根据周长数据计算出杆根的直径,再由杆根的直径与水泥线杆底径计算出埋深。这种测量方式具有如下缺陷:
1.整个过程不直观反应水泥线杆埋深数据,需要经过大量数学计算才可得到埋深数据,耗时耗力;
2.人工使用皮尺测量时,需要将皮尺绕水泥线杆一周,并在环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皮尺每个部分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操作复杂,且因为皮尺质软且具有弹性,容易产生形变,所以较难保证皮尺测量处与水泥线杆轴心垂直,所以在由杆根周长到计算杆根直径这一步极易产生误差。
综上,现有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式具有效率低、误差大、操作复杂的缺点,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辅助量具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精准的获取锥形的水泥线杆的埋深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水泥线杆的定径装置,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测量锥形的水泥线杆埋深时,需经过大量转换计算才可获得埋深数据,整个测量操作复杂、数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线杆的定径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一侧具有延伸至底板边缘的开口,凹槽内水平安装有二者间距可调的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具有相对平行设置且由两侧夹紧水泥线杆的夹紧边,夹紧边由开口处延伸至凹槽外;所述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上方设置有测量尺,测量尺两端与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测量尺上印有表示两个卡爪夹紧边的间距的直径刻度,测量尺上还印有与直径刻度、所测水泥线杆型号对应并表示水泥线杆底部与测量点间距的高度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南长通水泥电杆有限公司,未经黔南长通水泥电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924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