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粉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6376.7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杜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18 | 分类号: | B22F1/18;C01B32/28;B22F1/145;B22F1/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叶静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粉末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刚石粉末颗粒,其特征在于:由金刚石粉末颗粒及包覆在其表面的包覆层组成,所述包覆层从内层至外层依次为金属-碳互扩散层、金属层,且外层结构包覆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中金属为铁和镍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碳互扩散层由铁层或镍层与金刚石互扩散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粉末颗粒表面的包覆层厚度为100-1000nm,所述金刚石粉末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100.0μm,金属-碳互扩散层厚度为20-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优选包括内层和外层,分别为金属铁层和金属镍层,且金属-碳互扩散层由先沉积的铁层与金刚石互扩散而形成。
5.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采用羰基法分解薄膜包覆的金刚石粉末颗粒,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金刚石粉末颗粒依次经过氢氧化钾、稀盐酸和稀硝酸溶液中超声清洗,且每次清洗结束后都经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3-5次,再进入下一个溶液进行清洗;
经过稀硝酸溶液清洗后,对得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依次进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乙醇超声清洗,然后烘干,得到活化的洁净金刚石粉末颗粒;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洁净金刚石粉末颗粒放入包覆炉内进行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S1、往包覆炉内持续注入200~350℃的气体0.1~10h,并保持恒温;
S2、将羰基金属气体持续注入包覆炉1~10h,所述金刚石粉末颗粒表面迅速分解并形成均匀的金属包覆层;
步骤3、调节气体温度为600℃,持续注入包覆炉0.5~50h;当所沉积羰基金属为铁时,优选接着降低气体温度至200-350℃,再通入羰基镍金属气体和气体0.1-50h;
步骤4、往包覆炉注入200-350℃的气体0.1-1h,然后停止注入气体,接着注入20~30℃的氮气,对包覆炉内残留的羰基金属气体进行置换消毒,待金刚石和炉内温度降至30℃以下时,停止通入氮气。取出处理后的薄膜包覆的金刚石粉末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氢氧化钾溶液浓度为1.8-4.5mol/L,超声清洗0.5-1h;
所述稀盐酸溶液浓度为1.2-1.7mol/L,超声清洗0.5-1h;
所述稀硝酸溶液浓度为1.2-1.7mol/L,超声清洗0.5-1h;
每次所述去离子水清洗超声清洗及乙醇超声清洗的时间均为0.5-1h;
上述超声清洗的处理频率均为70-90KHz。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羰基金属气体对应所处理单位金刚石粉末颗粒质量的气体用量为0.5-50m3/kg;羰基金属气体及气体流量为500-5000升/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一氧化碳,或惰性气体,或惰性气体和一氧化碳、乙炔、甲烷中一种的混合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石粉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羰基金属气体为羰基铁金属气体,或者羰基镍金属气体,其产生方式为:将羰基金属液体注入蒸发器,并在50-300℃下加热气化为羰基金属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63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灯光展示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刀盘高度自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