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主加电电路及微纳卫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92976.2 | 申请日: | 202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11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4G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志梅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电路 卫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主加电电路及微纳卫星,涉及星上电子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卫星主动段不加电的自主加电方式,针对目前自主加电电路存在外部短路搭接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主加电电路,通过PMOS管实现蓄电池组向卫星母线正线送电的控制,具体的,通过星表插座将蓄电池组的负极和PMOS管的栅极引出星表由行程开关控制电路通断。本申请的自主加电电路通过行程开关和PMOS管实现卫星根据星箭分离状态在主动段不加电的控制,满足自主加电需求。另外,由于本电路中引出至星表以令行程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是蓄电池组的负极与PMOS管栅极,外部短路搭接风险及后果相比于正线电压更小也更可靠,卫星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星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主加电电路及微纳卫星。
背景技术
目前,微纳卫星大多采用的是在主动段不加电的发射方式,通过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控制卫星自主加电。具体的,采用将蓄电池组正线电压通过接插件对外引出至卫星星表接插件,由位于星表的行程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在星箭分离前,行程开关处于压紧状态,此时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闭合,电路中用于控制蓄电池组向卫星母线输电的MOS管(MOSFET)关断,母线不得电;在星箭分离后,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断开,MOS管导通,蓄电池组通过MOS管接入母线,卫星母线有电,进而整星可以开始工作,最终再按照计算机指令实现母线的正常受控调节即完成卫星的上电程序,从而实现自主加电设计。
但是,目前常用的自主加电设计方式存在一个问题,蓄电池组的正线电压相当于被引出至星表,存在着一定的外部短路搭接风险,可能会导致电阻断裂、电路板过流烧毁等严重后果。
所以,现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要一种自主加电电路,解决目前的自主加电电路存在外部短路搭接风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主加电电路及微纳卫星,以解决目前的自主加电电路将蓄电池正线电压引出星表进行控制所导致的存在外部短路搭接风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主加电电路,包括:行程开关、星表插座、PMOS管、电阻和放电开关;
行程开关设置于卫星星表,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两端通过星表插座引入卫星内部;其中,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与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端与蓄电池组的负极连接;
PMOS管的漏极与蓄电池组的正极连接,PMOS管的源极与卫星母线正线连接,P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串联有电阻;
放电开关两端并联在PMOS管的源极和漏极处。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PMOS管栅极与常闭触点第一端之间的开关。
优选的,还包括:并联在PMOS管源极和漏极的电容。
优选的,还包括:并联在放电开关两端的续流二极管;其中,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蓄电池组的正极连接,负极与卫星母线正线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星箭分离信号采样电路;
其中,星箭分离信号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
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源正极与地之间;
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的公共端通过星表插座与行程开关常开触点的第一端连接,且作为星箭分离信号采样电路的输出端;
常开触点的第二端通过星表插座接地。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地之间的零欧姆电阻。
优选的,行程开关至少为两个,各行程开关之间并联冗余设置。
优选的,PMOS管至少为两个,各PMOS管之间并联冗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929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肽素片原料浸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环吹冷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