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溶胀性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的制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0889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889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8-26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昌;刘定荣;刁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9/20 | 分类号: | B01J39/20;C12N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舫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溶胀性 羧酸 离子交换 树脂 制法 | ||
本发明属于离子交换树脂。
寻常羧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从发酵液中提 取链霉素或其他碱性有机物,一般均需用溶胀状态 的钠式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链霉素,因为链霉素 分子较大,然后用酸从溶胀的树脂上洗脱出来而获 得较纯的链霉素,这时候羧酸树脂又恢复成酸式而 变为收缩状态,若要再使用于抽提链霉素,又需用 NaOH中和羧酸树脂成溶胀状态,因此在使用羧酸树 脂于提取链霉素或其他碱性有机物时,树脂必须体 积改变一倍之多,促使树脂的使用寿命短促,容易 发生裂碎,变成粉末,不堪再应用,并且还要消耗 掉酸和碱于中和作用,在提取链霉素设备上,因为 树脂在提取链霉素过程中,体积要变化一倍之多, 所以交换柱的容积必须二倍于树脂体积,而且必须 使溶液以一定冲力逆流,以允许树脂溶胀,不致于 把交换柱向侧面胀裂,于是增加设备复杂性与消耗 动力、增加成本,目前国内外制药工业仍在采用这 样溶胀性树脂,其费用较高。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改进上述溶胀性羧酸离子交 换树脂存在的缺点,研制一种无溶胀性的羧酸离子 交换树脂,这种无溶胀性羧酸树脂应用于从发酵液 中提纯链霉素时优于现在已在应用中的一切溶胀性 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它亦能应用于提取一切碱性有 机物。
本发明的技术构成:无溶胀性羧酸树脂的制法 如下:
(1)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含0-2%二乙烯苯的 聚苯乙烯圆球,其直径为0.2-0.5毫米。
(2)使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脱水苹 果酸酐等含乙烯基的羧酸吸入上述聚苯乙烯圆球内, 含量达50-80%重量,然后进行加热接枝共聚合反 应,使接枝量达到90%以上。
(3)将上述接枝共聚合的聚苯乙烯圆球用氢氧 化钠溶液抽提掉未接枝的羧酸高分子和单体,洗涤 干净,即得含羧基团40-70%重量的无溶胀性羧酸 离子交换树脂。适用于提纯碱性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效果: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 无溶胀性羧酸离子交换树脂与寻常溶胀性羧酸离子 交换树脂的性能比较如下:
(1)溶胀性能比较,钠式与酸式羧酸离子交换 树脂在水中时积叠体积的比数。
(2)本发明的无溶胀性羧酸离子交换树脂从发 酵液吸附链霉素的交换容量与洗脱率※※
※用生物化学分析链霉素有较大变化范围(误 差)。
※※溶液通过树脂柱速率8.6升/克树脂/分钟。
(3)用本发明的无溶胀性羧酸树脂提纯的链霉 素质量评价,用3000单位/毫升链霉素注射5只小 白鼠的毒性指数。2/5
链霉素纯度分析:663.5单位/毫克
胍基5.75%
灰分5.39%
具体实施例子:
在3升三口烧瓶中,加入苯乙烯200克,二乙烯 苯(40%含量)5克,过氧化二苯甲酰0.2克,0 5% 聚乙烯醇(聚合度500)溶液2000毫升;在90℃下进 行悬浮聚合15小时,制得含1%重量二乙烯苯的聚 苯乙烯圆球200克,直径0.2-0.5毫米,吸入甲基丙 烯酸160克及过氧化二苯甲酰0.2克,在50℃热3小 时,然后在100℃热8小时,使接枝聚合完全浸入1N NaOH溶液中溶解未接枝上去的聚甲基丙烯酸,洗涤 干净后得白色或半透明的无溶胀性羧酸离子交换树 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炽灯管
- 下一篇:一个关闭抗压容器(特别是高压容器)进料口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