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稳定型γ-干扰素制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101930 申请日: 1985-04-01
公开(公告)号: CN85101930A 公开(公告)日: 1986-07-09
发明(设计)人: 赤木弥三郎;三浦泰幹;星野哲夫 申请(专利权)人: 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61K45/02 分类号: A61K45/0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陶令霭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稳定 干扰素 制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γ干扰素制品。人体干扰素有三种,α、β及γ型。α及β型较稳定,临床主要用于非肠道给药,目前仍处于深入系统地临床研究之中。γ干扰素(此后简称IFN-γ)很不稳定,其水溶液在贮存、冷冻或冷冻干燥过程中活性容易下降,要得到适用于临床的稳定制品非常困难,有一系列的难题需要解决。γ干扰素抗肿瘤活性最强,一旦有了稳定的剂型,临床上将会广泛应用。

按照本发明,要使用的IFN-γ可以是任何衍生的人体γ干扰素,天然的或用再组合制得的,例如天然产生人体IFN-γ的浓缩物,亦即天然的IFN-γ(rIFN-γ)和再组合的IFN-γ(rIFN-γ),即通过人工培养由基因变换得到的能产生人体IFN-γ的微生物而制备出的含人体IFN-γ的物质(参见European    Patent    Publication    NO    0089676;Nucleic    Acids    Research    10,2487-2501,1982;Nature,295,503-508,1982;Nucleic    Acids    Research    10,3605~3615,1982〕。具体地说,前述r-IFN-γ包括由14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氨基酸顺序见图1)以及多肽的各种(碎)片段,如氨基端空位片段和羧基端空位片段,氨基空位指多肽氨基端部缺少不足4个的氨基酸,这些片段也都是在多肽上第131个氨基酸以后的位置上,或者在氨基端空位的位置上分裂的。此外,r-IFN-γ还包括有多肽(和)被丝氨酸或苏氨酸取代了的属于多肽的半胱氨酸残余部分。

其中最宜使用含146个氨基酸的多肽和缺少Cs-Tr-Cs〔脱(Cs-Tr-Cs)IFN-γ〕的氨基端空位片段。

使用含人体IFN-γ浓度高的水溶液最为有利,高浓度可用基因再组合法做到。

人体IFN-γ的比活性最好要达到1×105至1×107国际单位/毫克(此后简写为IU/mg),水溶液的活性应达到1×102至1×107IU/ml,最宜为1×104至1×107IU/ml。

葡聚糖及羟乙基淀粉,可用市场买得到的产品。但是本发明的制品用于临床的品级,应当完全与制备非肠道用血浆代用品的品级相同。葡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最好为40,000~70,000;羟乙基淀粉平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最宜为20,000~60,000或200,000。

IFN-γ水溶液中葡聚糖及羟乙基淀粉浓度应在1mg/ml以上,最宜为3~50mg/ml。

除葡聚糖及羟乙基淀粉外,还可把人体血清白旦白(HSA)加到制品中,加入量最宜为2~20mg/ml    IFN-γ水溶液。

按照本发明,在人体IFN-γ水溶液中含有半胱氨酸残物时,此制品还可加入还原形硫化合物,如谷胱甘肽(已还原形)、硫辛酸、半胱氨酸、硫代二甘醇、硫代乙醇胺、单硫代甘油,二硫代苏糖醇及有1至7个碳原子的硫代链烷酸,其中以麸氨基硫(还原形)最宜。若允许共存时,这类还原形硫化合物最宜用量不低于0.1mg/ml,最好为0.5~10mg/ml    IFN-γ溶液。

还可添加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作稳定剂,如甘氨酸、谷氨酸、α氨基丙酸、生理可接受的盐类及衍生物,单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及双糖类,如蔗糖、麦芽糖及乳糖等,这些都有进一步改善稳定性的作用。当然,这些物质也可有挑选地组合。

上述稳定剂中,蔗糖效果较好,掺入量应为10~50mg/mlIFN-γ水溶液。

此制品还可进一步添加表面活性剂,如Tween-20,缓冲剂,等渗剂(isotonizing    agent)等。

按照本发明,人体IFN-γ制品为冷冻型或冷冻干燥型,可采用下述方法生产,例如,将葡聚糖或/及羟乙基淀粉加到含人体IFN-γ,浓度为1×102至1×107IU/ml的水溶液中,浓度达1mg/ml以上,最好为3~50mg/ml,亦可加入人体血浆白旦白(HSA)、蔗糖及其它剂。IFN-γ水溶液还可含有0.1mg/ml以上的还原硫化合物,最好为0.5~10mg/ml,及/或痕量表面活性剂,或者把还原形硫化合物及/或表面活性剂再加到这种溶液中,如前述稳定剂情况一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