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液化气储运罐的绝热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5105351 | 申请日: | 198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351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维舒厄;柴村阳吉;中村贺昭;金沢孝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7C3/08 | 分类号: | F17C3/08;F16L5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气 储运 绝热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液化气储运罐的绝热方法和系统,特别是关于运输沸点低于-40℃(在大气压下)的液化气所用的薄膜型液化气储气罐的绝热方法和系统。
液化天然气薄膜储运罐的一般绝热系统的构造如下。
在一般储气罐绝热方法中,工字梁是按一定的间距布置在储罐外(下)壳体的内壁上面,在工字梁之间填充以玛脂填料。在这些工字梁上安装着由多层木料如轻木木料组成的绝热层。在这个绝热层中配置有第二层层压隔板,在液体由于薄膜破裂而发生泄漏的情况下,这一层隔板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储罐的密封性。薄膜是一层金属薄板,安置在绝热层的内表面上。薄膜只用来保持储罐的密封性,而液体的重量将通过绝热层和工字梁传递到内壁上。在薄膜和内壁之间的空间可分成两部分。中间隔板空间(IBS-interbarrierspace)是指薄膜和第二层隔板之间的这一部分,而中间基础空间(IGS-intergroundspace)则指第二层隔板和内壳之间的这一部分。将氮气作为惰性气体在略高于大气压(0-20毫巴)的压力下充入这些部份。
美国专利2830444号揭示了一种储运挥发性烃类的装置,在其内外壳体之间形成基本连续气密空间,将空气从该气密空间抽出在其中产生真空,起到绝热作用。
对液化气的储运,从节能的观点出发,为减少运输过程中蒸发的液化气量,已提出了改善绝热性能的要求,按照上述的一般方法,若采用相同的绝热材料或仅依靠真空空间,就只能通过增加绝热层的厚度来满足所提求的要求,可这样一来就必然要增加费用,并减少了储运罐的有效容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运输沸点低于-40℃(在大气压下)的液化气所用薄膜储运罐的绝热性能。
本发明属于液化气薄膜储运罐绝热的方法和系统,这种储运罐用来运输沸点低于-40℃(在大气压下)的液化气,从储运罐周围的气密空间中把空气抽出,使气密空间中木料层里的小空穴中的压力降低,其特征是上述木料是由实心部分和空穴部分组成,并且该木料层的纤维方向垂直于热传导的方向,改善其绝热性能,应该看到,上述木料层具有这种绝热和承受储运罐重量的特性。
图1是说明液化气薄膜储运罐绝热方法的简图;
图2是绝热材料的显微组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在第一实施例中表明蒸发气体量与绝对压力之间关系的曲线;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在IBS和IGS这两部份空间中,蒸发气体量与绝对压力之间关系的曲线;
图1所示是液化天然气薄膜储运罐所用的一般绝热方法的示意图。
在图1所示的一般绝热方法中,工字梁2配置在外壳体的内壁1上面。图中3表示用玛脂填充的中间层,而3′表示间隙、绝热层4安装在这些工字梁2上。绝热层4由多层木料,如轻木木料构成。在绝热层4中有由木料组成的第二层隔板6,用来在液体由于薄膜5破裂而发生泄漏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储罐的密封性,薄膜5是一层金属薄板,铺在绝热层4的内表面上。薄膜5只用来保持储罐的密封性,而液体的重量是通过绝热层4和工字梁2传到内壳1上。薄膜5和内壁之空间可分成两部分。中间隔板空间(IBS)7是指薄膜5与第二层隔板6之间的这一部分。中间基础空间(IGS)8则指第二层隔板6和内壳之间的这部分空间。将氮气作为惰性气体在略高于大气压(0-20毫巴)的压力下充入这两部分空间。图中9是指薄膜的波纹,10是绝热填充料,聚氨酯泡沫。根据上述的一般绝热方法,若采用同样的绝热材料,满足这一要求就只能增加绝热层的厚度。但是,增加绝热层厚度就必然会带来费用的增加,同时也会减少液化天然储罐的有效容积。
本发明的申请人曾经对用作绝热材料的木材的热传导进行了各种研究并且得到了本发明,现说明如下:
在显微镜下观察用作绝热材料的木材时发现,木材是由实心部分11和空穴部分12组成的,如图2所示。在考虑这种木材的热传导时,它的视热导系数可以认为是实心部分11的热传导系数和空穴部分12的热传导系数之和。在这种情况下,视热传导系数可用下列公式(1)表示:
入=S1/S1+S2入1+S2/S1+S2入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钢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钢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特低电阻的地线装置
- 下一篇:带火焰稳定器的煤粉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