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锡—铅合金成份自动检测仪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203546 申请日: 1985-08-22
公开(公告)号: CN85203546U 公开(公告)日: 1986-11-12
发明(设计)人: 曾祥镇;刘鸿静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工学院科研处
主分类号: G01N9/36 分类号: G01N9/36
代理公司: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程韵波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环***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铅合金 成份 自动检测
【说明书】:

这是一种高温合金成份自动化检测仪表。

锡——铅二元合金是在锡或铅火法生产工艺中经常出现的高温合金融体。为了监督控制生产过程。需要随时知道该二元合金的成份。

锡——铅二元合金为一近似的理想溶液。合金的比重γ与三元系的组成有关。α表示合金中铅含量的百分数。γpbt    γsnt表示纯铅、纯锡的比重时    可有以下的表达式:

=αγpbt+(1-α)γsnt

鉴于纯铅、纯锡的比重γpbt、γsnt均与温度有关。故合金融体的比重与合金的温度及成份(α)有关。可以导出以下的方程式计算合金在温度及成份均变化时,比重的变化量。

d=「3.7-1.2×10-3(t-327)+7.4×10-4(t-232)」dα-「4.6×10-4α+7.4×10-4」dt

如果在合金融体中置一体积为V0的全浸没式浮子,则浮子所受的浮力的变化量dF将由下式确定:

dF=Vodγ

如能测知dF。则可知dγ。进而知dα。亦即可测知合金中铅的百分含量。

使用电测仪表。可将浮子所受力的变化dF转变为一定范围(如0——10MA)的电流变化dI。最终dI将在显示仪表上以合金含量α的方式刻度并显示出来。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设计了这一套检测仪表。其组成和结构如下:

1、锡--铅合金含量变送器。其功能是实现含铅量(百分含量。)到电流(I)的变换。由检测器和力变送器组成。检测器如图1所示。

钢质圆筒,外复保温材料,筒内置被测锡--铅合金。钢质实心的浮子全浸入被测合金中。在本仪器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检测筒和浮子均不会被溶解或浸蚀。

检测器备有电炉供热。熔体中插入小型铠装热偶以检测熔体温度。电炉及电热偶接至控温器以维持恒温。

在定温及浮子浸入熔体的条件下。浮子产生的浮力变化量送入力变送器进行力到电流的变换。

力变送器原理及结构见图2。

力的传受机构是一个复合的杠杆系统。由主杠杆1、曲臂杠杆2和付杠杆3组成。b、d及十字头f均为弹性元件。分别是三个杠杆交点。当被检测合金中铅的百分含量增高时,熔体比重增加。作用于主杠杆左端a点的力Fin增加。主杠杆以b点为支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转角φ1)通过连接件C的作用使曲臂杠杆2以d为支点逆时针方向旋转(转角φ2),曲臂杠杆在终点l处与付杠杆3是弹性连接(弹性件有足够的刚度)。加之杠杆的线位移与角位移均很小。杠杆2传给杠杆3的力Fe可以认为是垂直杠杆3的。在此力的作用下。付杠杆以十字头f为支点逆时针方向转动(转角φ3)。牵动其终端检测片靠近检测线圈。借高频位移放大器之助。使放大器输出电流Iou增加。该电流通过与负载相串联并位于永磁钢中的反馈线圈转变为电磁力Ff该反馈力作用于杠杆系统,通过杠杆3、曲臂杠杆2作用于主杠杆1,其方向恰与输入力相反。当反馈力Mf与输入力矩Min相等时,杠杆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检测与检测线圈的相对位置保持一定,输出电流Iou维持一定数值与所检测的合金含铅量的百分数相对应。测量并显示Iou的数值即意味着检量并显示了合金当时的铅的百分含量。

2、恒温、显示系统

变送器输出的电流经电阻转换为电压降。由电子电位差计测量并进行显示。在标定时已直接刻度为铅的百分含量(pb%)。可直接读出被测合金的含铅量的百分数。

恒温装置为一常用的二位控温系统。采用铠装热电偶既适应了检测器浮子与筒体间隙狭窄的环境。又因其时间常数小。提高了控温质量。用水银温度计实测结果,可知该系统使被测熔体温度可恒定在±5℃以内。

由于恒温电炉埋在筒底。为了防止电炉丝损坏,使温度失控。发生误测甚至熔体冻结损坏检测器的事故。在电炉供电回路中串入一个电阻。从两端取电压信号供指示灯用如有故障及时处理。

样机在云南锡业公司第一冶炼厂进行考核。以称重的方法称取纯铅和纯锡配制成各种成份的合金试样。计算出合金的含铅量。以此为试样含铅量的真(实)值。这些试样每个一式二份,分别送到离线检测仪和化验室进行分析。所得数据与真值偏差不大于0.5%铅含量。

附图说明

图一    检测器结构示意图

1、保温材料,2、钢质实心浮子,3、钢质圆筒,

4、被测锡——铅合金,5、控温电炉,6、控温用铠装热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工学院科研处,未经昆明工学院科研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