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胡琴无效
申请号: | 86103647 | 申请日: | 1986-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3647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平阳县工业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G10H3/18 | 分类号: | G10H3/18;G10H3/12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兆林,李友福 |
地址: | 浙江省平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胡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传统民族乐器胡琴,特别是应用电子技术使音乐效果显著增强的电胡琴。
已有的我国传统民族乐器胡琴由琴头、琴把、琴杆、琴筒、弓、弦、千斤、琴码等组成,市场上出售的胡琴就是这种形式,当演奏时,由于受气候、温度变化影响,使琴筒上的蛇皮表面张力变化而严重影响胡琴的音量、音色和灵敏度。尤其是高音区音量变小,音量均衡度差。这种胡琴由于固有的缺点,限制了音响效果的发挥。一般演奏者为使音量扩大,采用扩音话筒,经扩音机放大从扬声器放出胡琴的演奏声,但这种办法一方面使声音易失真,另方面也影响灵敏度,同时噪声较大,尤其伴奏时难于同其他乐器配合,使古老胡琴的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受到严重影响。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胡琴,即新型的电胡琴,它能够使胡琴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将琴杆改用不锈钢管,琴杆上装置音量控制器、音量指示器、音色变换开关;琴筒上取消原皮膜结构,即取消蛇皮,其筒内装置力-电效应音波换能器(由压电陶瓷、双琴码、橡皮和木制音托组成)、音幅均衡器、音色变换器、前置放大器、音频功率放大器、扬声器或者把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另行组装在专门的助音箱内。
当演奏者操作琴弓,在琴弦上产生机械振荡音波,通过力-电效应音波换能器变成相应的电平信号,由音幅均衡器对下把位电平信号幅度特性进行均衡处理,送至音色变换器进行频谱加工,从而产生所需的音色效果的波形,经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放大,通过扬声器发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多种音色的音乐。其中,音色变换器根据二胡、中胡、高胡等弦乐的频谱特性采用谐振式音色合成电路,模拟二胡、中胡、高胡、板胡、小号、提琴等弦乐的音色。于是达到各把位音量均衡度好、灵敏度高、泛音清晰明亮、弹拨效果好、噪声小,同时音色不受气候、温度变化的影响,并根据曲调的内容需要变换音色,做到一琴多用,使电胡琴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比原来古老的二胡要丰富得多的目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参照图1,一把保持民族风格造型的胡琴,采用尼龙锥体弹性紧固式的琴轴〔1〕中穿过琴把〔2〕,旋动琴把〔2〕即旋动琴轴〔1〕,用以调准音调和固定琴弦的作用。在琴轴〔1〕的下端装置音量调节器〔3〕,采用推拉式可变电位器作控制音量的大小,再下面部位装置千斤〔4〕,采用仿人皮阻尼系数的橡皮材料制成。千斤〔4〕的下部位装置音色变换开关〔5〕。
琴轴〔1〕、音量调节器〔3〕、千斤〔4〕、音色变换开关〔5〕均装置在琴杆〔7〕上。琴杆〔7〕是采用圆形不锈钢管制成。其内空腔装置音量调节器〔3〕、音色变换开关〔5〕和音量指示灯的电子元器件与导线、琴杆〔5〕装置在琴筒〔13〕上。
在琴筒〔13〕的一内侧上装有力-电效应音波换能器〔9〕、电子线路组合件〔11〕和扬声器〔14〕。电子线路组合件〔11〕由音幅均衡器、音色变换器、前置放大器和中功率音频放大器组成。
在琴筒〔13〕的一外侧上装饰有仿蛇皮面布〔8〕,双琴码〔10〕,琴筒〔13〕下部装有可适应安放在演奏者大腿部的琴托〔12〕。双琴码〔10〕是新创制的,其作用是增强灵敏度和泛音,使音色变为柔和、圆润、明亮、琴筒〔13〕上面装置电源插口、电源开关或音频信号输出插座。
参照图2,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分以下八大部份,即由电源、力-电效应音波换能器、音幅均衡器、音色变换器、前置放大器、音量指示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组成。图1中的电子线路组合件〔11〕包括音幅均衡器、音色变换器、前置放大器和中功率音频放大器,也就是功率放大器,电子线路组合件〔11〕由印刷电路板上焊接半导体元器件而成。
演奏方法:
按照传统胡琴的演奏方法和操作技巧。演奏时接上电源,拨开电源开关,此时琴杆〔7〕上指示灯发亮,左手持琴,右手持弓,弓拉弦即产生电胡琴的声音,此时可旋动琴轴〔1〕,调准音调,并根据乐曲音色要求,用左手拨动音色变换开关〔5〕,就可以演奏了。演奏过程中还可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拨动音色变换控制开关〔5〕进行音色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平阳县工业科学技术开发中心,未经浙江省平阳县工业科学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去三氯化铝残留物的方法
- 下一篇:生命点刺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