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5032 | 申请日: | 198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032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弗雷德里克·迈克尔·斯蒂沃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雷德里克·迈克尔·斯蒂沃西 |
主分类号: | F16H25/14 | 分类号: | F16H25/14;F01L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增炜 |
地址: | 英国英格兰沃里克郡近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运动 转换 线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到把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的装置,特别是那些适用于内燃机中的可改变气阀门适时选择装置。此外、本发明能用于任何类型的“凸轮”或杠杆操纵的装置。
近年来,内燃机的设计和发展已表明可变气门适时选择,即变换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启,开启延时、关闭和关闭延时的能力,在功率输出,燃料节约和排出物控制方面都应采取重大的改进。然而制造厂一直使用的“实心”固定式凸轮不能满足所需的这种阀门控制而使内燃机充分发挥其潜力。
已经做了各种尝试以求得到可变阀门控制的一种方法,但其系统的复杂性及其耐用性差、比如说不能达到平均行驰十万英里,至今还阻碍着这些所需要的理想能有任何重大的应用。
任何可变阀门系统比起老式‘实心’凸轮型装置都将更复杂、更昂贵,而且对于磨损更敏感。而这种机构制造将需要对该部分制做的一种观念的转变。但不管怎样说,现在已经很清楚,发动机如果还要继续当作基本的原动机的话,它就必须在由可变阀门适时选择上所提供的重大益处方面取得进步。
依照本发明的这些装置,假设在用于内燃机时,它们要以某种方式用于大批量机动车生产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有能力掌握由本发明所提出的这种必要的控制需要,而该装置的这个方面在本说明书中并未包括。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把一个主旋转件的运动转换成一个可做线性运动的副件的直线运动的装置,其中的一个随动件与该主件可以一起旋转,而且能在对于该主件旋转轴横截平面上的一个方向上作有限的线位移。而随动件配置在一个参考点和该副件之间,随动件保持与该副件接触,而随动件的一个轮廓保持与该参考点接触,因此通过主件的旋转,随动件把直线运动传给该副件。
最好是该主件在随动件上的一个孔中延伸,该随动件在旋转轴的垂直的方向上扩展,而该主件和随动件的断面形状作成能使随动件和该主件一起旋转,同时允许随动件在旋转轴横向上有位移。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个把一个主旋转件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一个可作线性追随运动零件的直线运动的装置,其中该随动件在一个具有内凸轮轮廓面的中空式凸轮件中,绕该主旋转件的旋转轴心是可旋转的。该凸轮件的凸轮轮廓保持与随动件接触,而副件和凸轮件相接触,至使在主件旋转中,该凸轮将一个线性的运动分给该副件。
本发明所配置的往复凸轮是对老式“实心”凸轮的改型。在此、凸轮本身能在凸轮轴(或叫驱动轴)上往复。这是靠凸轮轴的‘矩形’截面来达到驱动一个凸轮、或若干个凸轮的目的,而且仍可以使它们在前后滑动。这是靠两个平行加工面完成的,凭借它们,所安装的凸轮能自由往复运动。所述平面保证凸轮旋转,而表面的平行特性使凸轮在凸轮轴线的垂直方向上确保滑动作用。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参考附图、描述以下的实施例。
附图一,借助7个图:A至G,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图A是作了局部剖的主视图,而图B至G是同一装置在不同角度的凸轮轴和驱动轴的侧视图。
附图二,借助2个图:H和J、及图H沿线A、B和C的断面图,从而绘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附图三,借助于2个图:K和L,及图K中沿E和D的断面图,从而绘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附图四,借助于图M和N,及沿线F和G的断面图绘出了第四个实施例;借助于图P及图P上沿线H到N的断面图,绘出了第五个实施例。
附图五,按照本发明,借助于图Q及一个典型的发动机气缸盖主剖面图绘出了一个具体的装置。
附图六,是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组件名细表:
凸轮轴1;凸轮2;凸轮凸角2L;参考滚轮3;圆形输出环4;圆形输出环4A;导向盘5;导向盘5A;滚轮6;滚轮6A;弹簧活塞7;阀导管8;提升阀9;弹簧座10。注意:阀门复位弹簧在所有附图中未画出。
“R”表示旋转方向,当然可向任一方向旋转;为解释方便起见,现确定按所指示的方向。
所有支承(滑动)面、或装置用黑实线表示。
可以看出,参考滚轮3是直接安装在阀的垂直中心线上方。滚轮3是一个自由转动的零件,可被安装在某种保持架、支座或型架上。在气缸盖结构中,包括了用于安装的类型,因此没有更多地说明安装的方法,除了指示了这个零件在附图一中说明这类装置是固定的。
参考滚轮3与往复凸轮2/2L的周边外表面连续接触,然而与通常用的‘实心’型凸轮结构不同。凸轮2/2L不直接与阀活塞接触。注意:在这里所描述的,可理解为和顶置型阀接触,而这些原理也可用于旁路阀,推杆,摇轴和其它类型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雷德里克·迈克尔·斯蒂沃西,未经弗雷德里克·迈克尔·斯蒂沃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化纤维模制品制造工艺
- 下一篇:用于控制具有可动部件和静止部件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