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工件中点缺陷和细长缺陷的超声波分类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6835 | 申请日: | 1986-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835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8 |
发明(设计)人: | 奥托·甘格鲍尔;约琶夫·奥塞沃格;费利克斯·沃尔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特—阿尔派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6 | 分类号: | G01N29/06;G01N29/04;G05B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秉芬 |
地址: | 奥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中点 缺陷 细长 超声波 分类法 | ||
1、一种用超声波对工件(1,2)中的裂缝,特别是对厚度层已知的平面部件或弧形部件焊缝(3)上和焊缝(3)中的缺陷,进行分类的方法,即,对工作或其预计有裂缝的部位分别进行系统的检验(必要时先进行人工检查或机械检查),具体的作法是应用超声波回波法在各横截面平面内产生截面扫描或B型扫描,改变传感器装置(6,7,9)在工件上的位置并/或改变发射方向,再计算可能产生的反射的延迟时间,以此来确定缺陷的位置,该方法具有以下特征:在输入结构参数、焊接工艺参数和工件具体试验条件之后,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绘出缺陷部位的图象,在该图象中,具有预定数量反射点的至少一个部位,周围为闭合曲线(特别是二次曲线)所环绕,而且就该闭合曲线计算出优先轴线(特别是椭圆的长轴)相对于参考系统(即所谓取向系统)的角方向、缺陷的轴线比或缺陷的长厚比和中心位置,再从所测定的取向点开始,检测出缺陷上两个彼此相对的反射点的程差,并在合乎逻辑地将轴线比、程差、取向、中心位置和凸出的缺陷高度与焊接工艺参数及结构参数联系起来且考虑缺陷位置的基础上,区别各种不同的体积型缺陷(4)、平面缺陷和这些缺陷的不同组合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已测出的闭合曲线的参数,特别是椭圆长轴的角方向,另外规定了安置传感器装置的两个位置,以测定程差,从而确定缺陷(4)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进行人机对话以区别不同的体积型缺陷、不同的平面缺陷和这些缺陷的不同组合,测定了二次曲线的特性参数,例如,长轴长度、短轴长度、两轴线的比值、主轴线相对于试验平面的倾斜度,并测定所规定的坐标系统中心的位置、投影到分别垂直和平行于试验表面的一个平面的二次曲线的最大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特—阿尔派因股份公司,未经沃尔特—阿尔派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