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玻璃罐头瓶盖起子无效
申请号: | 86205224 | 申请日: | 1986-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522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学平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海洋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兴茂 |
地址: |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罐头 瓶盖 起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家庭日常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在已有技术中,只有开玻璃酒瓶盖的起子和开铁皮筒罐头的起子,而无开玻璃罐头瓶盖的专用起子。用代用工具开起玻璃罐头瓶盖,一是费力费时;二是容易把玻璃瓶口搞碎,玻璃碎渣落入食物内,造成整瓶罐头报废;三是不安全,常常会把人手弄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玻璃瓶罐头越来越多的充实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由此,对于专开玻璃罐头瓶盖起子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根据杠杆原理和玻璃罐头瓶盖的结构特点,只有着力点集中在瓶盖最外圈凸缘下面,仅让这一圈凸缘受力,且缩短重支距,加大力支距,才能既使瓶口不破碎(因凸缘里面凹槽内有胶皮垫圈)又能用较小的力使被撬的部分变形,并带动瓶盖与瓶口吻合部分脫离,如此移动三至四次位置,瓶盖就会被全部撬开。据此原理,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主件采用一个在瓶盖最外圈凸缘下边与瓶盖接触、短刀头、长手柄、支撑点离刀头很近的撬刀式起子。本实用新型由下列部件组成:
1、一个用一条有足够强度的硬性圆钢丝弯曲成的支架。该支架的横边先在两头各弯曲一个小“U”形弯,然后再度弯曲成一个圆弧,其弧度与玻璃罐头瓶盖最外圈凸缘下边约60°圆弧相吻合,两条连着小“U”形弯的竖边端部各作一个螺栓孔,供连接和装支撑轴用。
2、一个一端为弧形撬刀,且在靠近该撬刀处有一圆形接连孔的手柄。该撬刀的刀刃亦为弧形,其中点到上述支架横边圆弧中点之间的距离正好为500毫升玻璃罐头瓶盖最外圈凸缘下边圆周的直径。
3、一付长杆螺丝、三个金属垫圈、两个套筒,供连接、固定和支撑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构造合理,使用方便,开玻璃罐头瓶盖省时省力,安全可靠,既不会脫扣碰伤手,也不会使玻璃瓶口破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
图1为组装在一起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手柄侧视图。图中〔1〕为支架横边的圆弧;〔2〕为小“U”形弯;〔3〕为支架;〔4〕为连接螺栓孔;〔5〕为长杆螺栓(亦是支撑轴);〔6〕为螺母;〔7〕为金属垫圈;〔8〕为金属套筒;〔9〕为弧形撬刀;〔10〕为金属垫圈;〔11〕为手柄;〔12〕为手柄上的连接孔。
在此实施例中,支架系采用一条直径为3mm以上的圆钢丝加工弯曲而成的。支架横边圆弧〔1〕两端的小“U”形弯的平面和圆弧平面相垂直,以便使该支架〔3〕的两条竖边反上来开瓶时平行地压在瓶盖上。圆弧〔1〕和瓶盖最外圈凸缘下边相接触的两个面均加工成平面,此二平面相交的棱应与瓶盖最外圈凸缘下边的凹槽相吻合,支架〔3〕的两条竖边端部各作一个螺栓孔,供连接用。手柄〔11〕系采用直径为10mm的圆钢,全长125mm,在做撬刀〔9〕的一端,从刀刃量起30mm段加工成扁钢,并在距刀刃12mm处钻一个φ=6mm的圆孔〔12〕;距刀刃5mm处加工一个小缺口,它的背面加工成弧形,使刀刃的弧度和厚度恰和瓶盖最外圈凸缘下边的凹槽相吻合。上述支架和手柄的连接系采用一付长杆螺丝〔5〕和〔6〕,其螺栓亦为支撑轴,撬刀〔9〕可绕其转动,通过两个规格相同的金属套筒〔8〕和三个金属垫圈限定撬刀〔9〕位于支架〔3〕两个螺栓连接孔间距的正中间,使撬刀〔9〕的刀刃弧形的中点与支架横边圆弧中点正好相对,该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瓶盖最外圈凸缘下边凹槽处瓶盖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变换,金属支架可用厚度3mm以上的钢板冲压而成并在原作螺栓连接孔处作两个圆筒取代套筒。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变换是在手柄〔11〕的自由端,从距端点30mm处开始加工成45°角的单面楔形,在该楔形末端10mm处两边再各去掉一些,只留5mm宽的钩柄,然后在钩柄的末端弯曲成一个钩形撬刀,其刀刃亦呈弧形,此钩形撬刀即为酒瓶起子。使本实用新型变成玻璃罐头瓶盖和酒瓶盖两用起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学平,未经赵学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