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感应式电炒锅无效
申请号: | 87100102 | 申请日: | 198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102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旗 |
主分类号: | H05B6/12 | 分类号: | H05B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炒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烹调的感应式电炒锅,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热炊具。特别适合于炒、煮、焯、炸、蒸等烹调。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电炒锅等电热炊具,都是采用电热丝作热源,热能通过介媒向锅体传递,锅体温度升高,从而达到对食物加热烹调。这种加热方式,由于是多环节能量传递火候慢,烹调时间长,热能损失大,热效率较低,炒菜口味也欠佳。另外,采用这种加热方式,要对灶体及锅体做隔热保温措施有一定困难,至少应留有热能传递部份,故裸露在空间的热体散失了部份热量,因此,此种加热方式的热效率一般不超过80%。家用电器杂志中出现的电磁灶,虽然改变了加热方式,达到对食物直接加热的目的。但其电灶是由外加磁性金属锅体构通磁回路,利用锅体在交变磁场中产生的涡电流的热效应加热。对工频电灶而言,锅体与铁芯之间有较大间隙,因此漏磁很大。为了使功率达到额定,就需要更大的激磁电流,这将使损耗增加。而且,这种加热方式也不易对锅体做隔热保温措施,这是热能损失较大的原因之一,故热效率只能在75%左右。高频电灶虽然采用高频电流激磁,但要一套变频装置,使结构复杂,生产成本也大为提高,其热效率最高也在80%左右。
本发明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感应式电炒锅,它改变了传统的电加热方式,并采取较好的隔热保温及反射热辐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热能损失,从而提高了热能利用率。由于加热方式的改变,锅体温升迅速,火候猛,在接通电源数秒钟内锅体温度可达200℃以上,使烹调迅速进行。省时省电。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个环形铁芯上绕有原线圈。一个金属锅与若干环链于环形铁芯的不完全一匝的线圈两端头相连接,线圈一端头与靠锅中心规定的部位焊接,另一端头与靠锅沿侧规定的部位焊接,使其两端头与锅体良好电接触,使副边构成一个由多圈不完全一匝线圈与金属锅相连接的良好的电闭合回路。当原边线圈接通50~60赫交流电源时,副边线圈包括锅体产生感应电流。由于锅体的电阻要比线圈(导线)电阻大得多,故导线电阻可忽略不计,这时副边感应电势的电压降几乎全都作用在锅体上。又由于副边实际近似短路,故阻抗很小,因此电流可达很大,一般在1000~2500安培之间,甚至更大(示功率大小)。这么大的电流通过具有较大电阻的锅体,在锅体上产生电流的热效应,使锅体温度升高,直接给锅里的食物加热。本装置由于发热源是其锅体本身,因此,除了烹调面之外,可对整个发热体进行全面隔热保温。为了减少辐射热损失,在其锅底部装有反射板,它能有效地将热辐射反射回锅体,使热能损失尽可能的少。
本装置副边近似一单匝线圈,其感应电动势很小,且副边实际上是短路状态,故电压为零。又由于原边与副边(锅体)之间只有磁的关系,而没有电的直接联系,所以,它比任何电加热方式都要安全。配以适当的附属装置后,可使功率连续可调,并可自动控温控时。烹调过程中,当锅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电路由控温元件自动断开,停止加温。当锅体温度低于规定的烹调温度时,电路又由控温元件自动接通,锅体通电继续加热,达到自动控制锅温作用,所以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发明将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轴向剖面图。
图2是发明图1的副线圈两端头在锅体上的分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旗,未经王亚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蒈醛酸内脂的制法
- 下一篇:电视差转机用全自动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