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防止液化石油气槽车冻结的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7101520 | 申请日: | 198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52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苏香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香瑞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 |
代理公司: | 朝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忠信 |
地址: | 辽宁省朝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液化 石油气 槽车 冻结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液化石油气槽车结冻的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将防冻液充入槽车罐中的设备。
我国北方在冬季用槽车运输液化石油气时,经常发生冻结现象,影响槽车充装液化石油气。目前解决的办法是用过热蒸汽局部加热,使管路阀门解冻。但蒸汽加热时间过长,尤其是重槽车,由于罐内温度压力局部升高,就会发生爆炸泄露等一系列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液化石油气槽车结冻的方法,即采用一种防冻液,将防冻液加入槽车中达到防冻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采用这种方法的设备,利用该设备将防冻液充装到液化石油气槽车罐中。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为:为防止液化石油气槽车冻结,采用加入防冻液的办法,即利用一种设备将防冻液加进槽车罐体中,以达到防冻目的。这种防冻液是一种不影响液化石油气燃烧的液体,可以采用甲醇或乙醇。防冻液的加入量是液化气重量的0.05~0.1%。
本发明所用的充装防冻液的设备是由抽真空装置,吸入防冻液装置,充入氮气装置和充防冻液入槽车罐体装置组成。抽真空装置主要由钢瓶、真空表、表阀、真空泵组成,吸入防冻液装置由钢瓶、防冻液容器、防冻液组成,充入氮气装置由钢瓶、压力表、氮气钢瓶、气体减压器组成,充防冻液入槽车罐体装置由钢瓶、槽车接头、槽车罐体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设备做一说明。
图1至图4分别为设备的抽真空装置、吸入防冻液装置、充入氮气装置和充防冻液入槽车罐体装置的示意图,每一装置用一张图来表示。
图1中的(1)为钢瓶、(2)为压力表接头、(3)为表阀、(4)为真空表、(5)为胶管、(6)为阀门、(7)为真空泵胶管、(8)为真空泵、图2中的(9)为钢瓶接头、(10)为防冻液、(11)为防冻液容器、图3中的(12)为压力表、(13)为气体减压器、(14)为氮气钢瓶、图4中的(15)为槽车接头、(16)为槽车罐体。
参照图1,钢瓶(1)先与真空泵(8)相连,压力表接头(2)与阀门(6)接头用胶管(5)相连接,真空泵胶管(7)一端连着阀门(6),另一端连着真空泵(8),由阀门(6)来调节钢瓶(1)的真空度。图2中的钢瓶(1)再与防冻液容器(11)靠胶管(5)相连接。图3中的钢瓶(1)还与氮气钢瓶(14)相连接,胶管(5)的两端分别连着压力表接头(2)与气体减压器(13),通过气体减压器(13)调整氮气压力。图4中的钢瓶(1)最后与槽车罐体(16)相连接,胶管(5)两端分别连着钢瓶接头(9)和槽车接头(15),本设备的钢瓶接头(9)、压力表接头(2)和槽车接头(15)都采用铜加工制作。本发明所说的钢瓶(1)是一种耐压容器,它所承受的压力必须在32kg/Cm2以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钢瓶(1)通过胶管(5)与真空泵相连接,把表阀(3)、阀门(6)和钢瓶角阀全部打开,启动真空泵,把钢瓶内空气抽出,使钢瓶内含氧量小于0.4%,当真空表(4)指到700mmHg时,关闭钢瓶角阀和真空泵(8),将钢瓶上的连接物卸下。然后钢瓶(1)通过胶管(5)又与装有防冻液(10)的防冻液容器(11)相连,打开钢瓶角阀利用钢瓶内负压使防冻液吸入钢瓶内,然后关闭钢瓶角阀,再将胶管卸下。接着钢瓶(1)通过胶管(5)再与氮气钢瓶(14)相连,按图3在压力表接头(2)处换上0~60kg/Cm2压力表(12)、把表阀(3)打开,再打开氮气钢瓶(14)及气体减压器(13)这时将钢瓶角阀打开,使氮气充入,充入氮气之后的钢瓶(1)中的压力要高于槽车罐体(16)内的压力。待压力表(12)显示出15kg/Cm2时,关闭氮气钢瓶(14)和钢瓶角阀,卸下钢瓶(1)上的连接物。最后钢瓶(1)通过胶管(5)与槽车接头(15)相连,打开槽车罐体(16)的阀门和钢瓶角阀,将钢瓶(1)倒置使防冻液充入槽车罐体(16)中去。
按上面所述的操作方法,在每次充装液化石油气之前将防冻液加入空槽车罐中,取得了很好的防冻效果,保证了槽车正常充装和运输。同时操作简便,只需一人在10分钟之内就可把防冻液充入槽车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香瑞,未经苏香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偏心内轴式旋转活塞式机械
- 下一篇:高楼遇险自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