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机车轮缘喷油器无效
申请号: | 87103062 | 申请日: | 198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062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路局新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3/02 | 分类号: | B61K3/02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北京市复***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轮缘 喷油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车轮缘喷油器,喷油润滑是减少钢轨与车轮磨耗的重要措施。
机车在曲线多、坡度大的线路上运行,由于曲线半径小车身长及运行中的离心力作用,造成机车轮缘磨耗严重,虽采用传统的涂油措施,仍然要提前换轮或架修入厂,影响机车运用,加大运输成本。
在中国一直对轮缘磨耗严重的机车加装小油盒涂油,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制的TBK8型轮缘喷油器,由电子元件控制车轮转速2-3秒,不分曲线或直线地段都向轮缘喷油一次,由于直线地段的轮缘磨耗量远远小于曲线地段,属于正常磨耗,机车在架修时对动轮踏面的磨耗轮缘高固定为28mm,在加工踏面的同时,轮缘的高度和倾斜坡度也要按照标准断面形状加工。这时机车动轮使用一个架修期,中间不作落轮修,故而直线上可以不涂油,机车运行时轮缘基本上不贴钢轨,不使用油反而会使油聚集流到踏面造成机车动轮空转,同时给油位置也不好控制准确,导致磨耗最大的轮缘内侧反而未能涂油。基于轮缘喷油嘴位置固定在轮缘上会造成喷油嘴短期严重磨损;冬季低温地区由于油缩造成油不易喷出;日本机车轮缘上安装的B-7000型富士轮缘涂油器制造工艺复杂,造价昂贵,特别是涂油轮毛毡易损坏,仍然属于曲、直线地段都一律涂油的范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机车轮缘喷油器,它只对曲线地段喷油,直线地段不喷油,冬季运行时正常喷油,能适应多种类型机车,喷油嘴不会磨损,又能有效降低轮缘磨耗,延长机车运行公里和钢轨使用寿命,减少机车曲线运行阻力。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轮缘喷油器,由喷油组件和储供油组件所组成,包括前风室、后风室、压轴、滚轮、针阀体、支架、拨杆、喷油嘴的喷油组件固定在车架上,随车体横向移动,滚轮与动轮轮箍接触,法向力即推动压轴,同时使一端固定在压轴上的拨杆移动,带动喷油嘴自动伸缩,压轴另一侧打开进风口后,造成吸油管上端真空,风油混合通过喷嘴油喷在固定位置,安装于压轴外侧的滚轮,中心线通过机车安装位动轮的中心,接触点位置按照蒸汽机车或内燃、电力机车等不同类型而固定于一个范围,喷油组件前风室和机车主风管联结,使前风室始终有风,当滚轮与动轮轮箍接触时,滚轮的旋转方向与动轮旋转方向相反以克服切向力,其法向力推动压轴向非接触一侧横向移动,与阀体轴承接触的压轴具有倾斜面AB,当压轴横向移动时,针阀延压轴斜面AB向下移动,促使针阀和前风室及后风室的隔墙有了一定的开口度,前风室的风随针阀体下移的开口度通过后风室进入储供油组件的进风口后,造成吸油管上端真空,吸出油,经风油路形成风油混合体。拨杆一端固定在压轴外侧,另端穿过支架孔洞,在压轴向未与滚轮接触侧横向移动时,带动固定在压轴外侧的拨杆一端同时移动,形成以支架孔洞为圆心的圆弧运动,促使喷油嘴伸出到固定位置。风油管与喷油嘴连接,喷嘴伸出风油管给油,使喷油位置固定在易受无理磨耗的动轮轮缘处。完成喷油后喷油组件复位弹簧和复位补助弹簧推动压轴斜面恢复至原有位置,开口度闭合,带动拨杆变换角度,使喷油嘴自动缩回,而且风油管不再给油。在油箱上冬季安装了加热管,蒸汽预热,使之在低温下正常工作。在直线地段动轮轮箍与滚轮不接触,压轴不产生横移,喷油器不喷油。
本发明对解决机车轮缘严重磨耗,效果显著,可以达到架修期内不再因轮缘磨耗到限,造成落轮修;它利用机车横动量于通过曲线时的偏移量,用机械传动使喷油嘴自动伸缩,曲线上给油,直线上停止,并能准确喷在轮缘上,不磨喷油嘴,不污染踏面,冬季可蒸汽预热,保证喷油顺利不间断。
图1:机车运行在曲线地段,钢轨和第一位、第五位动轮轮缘接触。
图2:机车运行在直线地段,轮缘和钢轨不接触。
图3:车轮构造示意图。
图4:喷油组件正视图(机车运行在直线地段)。
图5:机车运行在直线地段,喷油组件和储供油组件工作原理图。
图6:喷油组件正视图(机车运行在曲线地段)。
图7:机车运行在曲线地段,喷油组件和储供油组件工作原理图。
参见图1、图2、图3:机车第一位动轮Ⅰ,机车第二位至第五位动轮Ⅱ-Ⅴ,机车导轮Ⅵ机车从轮Ⅶ箭头表示机车前进方向,曲线外侧钢轨2、内侧钢轨1、轮缘3、轮踏面4、轮箍5。
机车运行在直线上,轮缘基本上和钢轨不接触,此时喷油器不喷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路局新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公司,未经北京铁路局新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纤维过滤组件
- 下一篇:耐高温芳香族巨醚砜树脂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