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料位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106698 | 申请日: | 198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6698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维尔纳·艾理奇;赫尔曼·维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斯鲁厄核子研究中心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8 | 分类号: | G01F23/28;G21F9/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道棠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测量重直容器内玻璃化高放射性废物料位的装置。
建议利用测量中子和/或γ射线来无损测定例如在盛料器内玻璃化高放射性废物的装料位,在采用中子测量时,不仅要考虑一种主动的(应用一个外部中子源),而且还要考虑一种被动的测量。因为,主动测量需要使用一个中子源,但是这种中子源不总是随手可得,而且测量费用相当昂贵,因此此种方法不宜选用。
已经得出对高放射性废物的分析结果,仅是由锔Cm-244的自发型变每个立方米低浓缩铀废物浓缩物在一秒内产生的中子辐射为14-22n/Cm3·sec由于装料时使用对燃料和套管溶解的液体酸,使低浓缩铀废物浓缩物含有直至每升10克的氟含量,氟进入玻璃内。这种玻璃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13%的硼(硅酸硼玻璃)。由此,在玻璃内由元素氟和硼的(α-n)反应所产生的中子引起的中子辐射占优势,含有低浓缩铀废物浓缩物的玻璃加料约每公斤玻璃为1升,相应于约170克氧化物。
首先,在玻璃内终于产生大于200n/Cm3·sec的总中子辐射,对此根据经验,在使用灵敏度为ε=1cps/nv的中子探测器情况下,在盛料器的表面上的计数率可高达500cps。
因为对于料位测定需要一个高的位置分辨率(~2Cm),所以需要一种容积大的测量结构,实验室研究表明,需要40Cm壁厚的PE屏蔽,以便取得高的信号-本底比和使计数率明显提高。由此,也可排除采用被动的中子测量。
本发明所依据的任务是提出一种装置,用该装置使得对高放射性 废物或其它不允许接近的材料,通过自动的以及遥控的操作进行可靠的料位测定。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描述。该装置的特征是:
a)探测系统(3)至少具有两个γ探测器(9,10),
b)在屏蔽(12,13)内,设置了与容器(1)可对准的准直器孔(14,19;15,20),
c)准直器孔相对于容器(1)的垂直方向(16)在一定的位置距离内是可调的。
其他的权利要求给出本发明有益的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选用被动的γ射线测量来测定盛料器内玻璃化的高放射性废物的料位。这种测定的特色是结构简单,位置分辩率高。
探测系统安装在一个托板上,并能把他带到处于测量位置的盛料器附近,探测系统例如由两个盖革计数管和球形的作为准直器的铅屏蔽(半径12cm)组成。在水平面内两个盖革计数管的距离,例如约为15cm(他们与中心轴呈对称),所以在注入玻璃料时,不会产生明显的信号提高,也不影响位置的变化。探测器的高度距离,典型的是约15cm,所以盛料器的整个上半部能观测到。在准直器孔之前用铅滤片能使探测位置的γ剂量成为最佳。为了取得足够大的玻璃比放射性(>Ci/L),通过在准直器孔之前加上具有较小窄缝高度的准直器能够提高位置分辨率。
计数率,在装料位置盛料器没有装料时予以测量,随着盛料器的装料他可以提高1000倍,所以可以给出一个好的信号/本底比。采用盛料器垂直加料方法,能使位置分辨率和定位成为最佳。
按本发明的γ测量系统允许对装料过程能清楚地观察。利用下测量通道,观测盛料器的上半部情况,并能予先了解装料过程的故障。利用上测量通道,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可以确定装料过程的终止,以及观察到无玻璃流体供应的情况。
将秤和γ测量系统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作出校正曲线。通过附加准直器精确确定,在放射性变化为因子2时,玻璃流本身断开(=175Kg)的高度为1.5cm。
在正常操作时,三个值(秤,下测量通道,上测量通道)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测量误差范围内。如果两个由γ测量得到的值保持一致,而秤的示值出现偏差,那么秤就出现故障。借助γ测量能较为安全地终止装料过程。因为γ测量系统具有两个独立的测量通道,所以提供了一种附加的检查。
在一个较大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的测试和试验表明,结构紧凑的γ测量系统能可靠地指示出断开加玻璃流体的装料高度,并能排除盛料器的过度装料。
为了能使熟练工操作,需要对测量电子学系统简化。计数率(绝对值)的显示以及微处理机参数的控制,通过装在控制面板上的装置(例如:显示,选择开关等)以及具有微型控制键的键钮来实现,控制装置要连接到V24接口上,以便取得内容丰富的数据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斯鲁厄核子研究中心股份公司,未经卡尔斯鲁厄核子研究中心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