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草木灰与化肥的混合施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8313 | 申请日: | 198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8313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军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周守大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木灰 化肥 混合 施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草木灰与化肥的混合施用方法,尤其适宜于对旱地大田作物混合施用草木灰、氨态氮肥和过磷酸钙。
草木灰富含钾、磷、钙、镁、铁、硫及各种微量元素,是其它农家肥、化肥难以取代的。但是,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和过磷酸钙混施。所以,目前通常施用的方法是,只能把草木灰施于远离作物根际的地方,以便与作物根际的氮、磷肥分开。具体作法,有的是,耕地前将草木灰洒于地表,耕地时翻入土中,亩用量200~250斤;有的是,在播种时作沟施或穴施,亩用量200~600斤。以上方法施用草木灰的亩用量太大,大面积土壤难以满足。而且因草木灰较均匀地施入土壤中,作物根际周围土壤中钾、硼、锌等元素的含量偏少,而氮肥偏多,由于作物不能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钾、硼、锌等元素,同时就限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不能大幅度地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找到一种草木灰与氮肥、磷肥混施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能保证旱地大田作物根际周围的氮、磷、钾肥及其他各种微肥齐全充足,以利于作物对各种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又尽可能地减少氮、磷肥和草木灰所含各种肥料的损失,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发明是一种草木灰与化肥混合施用的方法,在挖窝播种种子时,窝内施入肥水后,待窝表土壤水份含量在35%以下,将草木灰施入窝内,然后复土盖上。这种方法,使肥水先浸入窝底土壤中,保证了作物根际周围的氮、磷肥,待窝表土壤水份含量在35%以下时,即施肥水2~4小时左右,窝表土壤较干时,再向窝内投入草木灰,使草木灰与化肥、人粪尿形成同窝分层深施。盖土前,由于窝表水份较少,草木灰只有很少量的溶解于土壤溶液中,电离出的Co2-3极少,草木灰与铵态氮肥发生的碱性反应十分微弱,加上草木灰与肥水分层,草木灰与铵态氮肥的接触面积有限,它们相互之间参与碱性反位的量也很少,只有极少量的氨气释出,损失极少量的氮;盖土后,释放出的少量氨气能溶解于土壤溶液中,有利于提高土壤中〔NH+〕离子浓度,减少了氮肥的损失。由于同窝分层深施,使草木灰与过磷酸钙的接触面积小,它们相互之间参与反应的钙和磷的量少,生成的不溶性磷量也少,磷肥损失就小。在酸性土壤中施用草木灰,还能降低土壤的酸性,减少土壤中活性铁、铝的含量,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促进了被固定的磷的不断释放,增加了对磷肥的利用,也改善了土壤中肥、水、热、气的状况。又由于草木灰集中施于作物的根际周围,作物根际周围的钾、硼、锌等元素的含量比通常的方法大大增加,这样有利于作物对草木灰中的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所以同窝分层深施,氮、钾、硼、锌等元素损失少,磷被固定少,还能促进被固定的磷不断释放,这样就保证了作物根际周围氮、磷、钾、硼、锌等各种元素齐全充足,满足了作物对它们的需要。
本发明方法,对旱地大田作物草木灰的施入量为每亩50~100斤。经实验证明,这种施入量既能满足作物对草木灰中所含各种元素的需要,又不会使土壤中草木灰含量过多而流失。
本发明方法,还可用于移栽作物,其效果与挖窝播种种子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方法,还可用于条播的旱地物物,其操作方法除挖窝改为挖条沟外,其他操作方法完全一样。
本发明方法,操作技术简单,每亩只需多半个劳动日,既可用人工操作,又可利于机耕推广。由于本发明实现了草木灰、化肥和人粪尿的同窝分层深施,减少了铵态氮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的损失,充分地保证了作物对各种肥料的需要,减少了化肥和草木灰的施用量,并能促进作物发育健壮,提高作物的抗病力,病害明显减轻,果实籽粒饱满,大大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照实验表明,棉花、小麦、油菜每亩分别可少施碳铵30斤、10斤、15斤,少施过磷酸钙20斤、10斤、15斤,同时每亩分别增产25斤、80斤、80斤。一般作物在每亩减少15~28%的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15%左右的产量。
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如下。
图1 挖窝播种示意图
图2 施肥水示意图
图3 窝表较干时施放草木灰的示意图
图4 将窝复土填平的示意图
1 土壤
2 种子
3 肥水
4 草木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军,未经徐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壁肋为中立面结构的夹心砌块
- 下一篇:预制综合结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