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开关防误操作机构无效
申请号: | 87205842 | 申请日: | 198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84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压开关厂附属一厂 |
主分类号: | H01H9/28 | 分类号: | H01H9/28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枫 |
地址: |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操作 机构 | ||
电气误操作是当前造成大面积停电、设备破坏和人身伤亡等频发性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有效地防止这类频发性事故的发生,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外,还必须装设和改进各类防误操作装置。
目前,在国内曾有数家非电气行业厂家生产过这类防误操作装置,其结构形式大约有如下两种:
1、在可转动手柄的中部或不可转动的面板下部,装置一个可以插入钥匙使开关可以解锁的弹子锁芯。
2、在主令开关的预分位置或分后位置取出钥匙而闭锁开关的一把钥匙及机构。
但上述两种形式的结构特点,将有如下不可避免的缺陷:
1.因为主令开关与断路器的动作有一关系过程,在断路器分闸过程中,主令开关的动作过程是:合后→预分→分→分后,在断路器合闸过程中,主令开关动作过程是:分后→预合→合→合后。由于主令开关的手柄之预分和分后是同一位置,而主令开关在预分位置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仅是接受指令,处于分闸准备状态,断路器尚未正式分断,而根据上述两种防误操作机构的结构可以看出,此时能取出下道工序的钥匙,这在变电所的操作程序中,显然是不能允许的误操作。
2.缺少一套在合后位置取出钥匙,闭锁主令开关的结构,因而不能防止变电所双母线倒旁路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
3.开关操作时,人体必须接触的金属部分与开关传动轴之间有金属联接,降低了原开关的安全性。
4.弹子锁容易失灵,在紧急状态下,有时不易将钥匙插进或取出。
5.弹子锁需使用大量有色金属铜,因而价格昂贵,一般在国内生产此类机构,其售价是主令开关售价的一倍。
目前,在国外也有一些类型的电气防误操作开关,如日本的特开昭59-94312号专利,特开昭58-57218号专利,欧州的117396-A号专利,西德的3134469号专利,美国的3946172号专利等,但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完全不同,且均不能应用到LW2-Z型主令开关上。
针对上述已有防误操作机构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安全可靠,可最大限度地减小误操作机会的机构,其构思简述如下:
1.当接到实现断路器操作的指令后,可在模拟电路上取下该路操作的指令牌——红绿翻牌。红绿翻牌上打有相应的所属控制线路的编码,而且牌上的各孔位都有自己的独立方案。
2.将红绿翻牌安装到相应的主令开关防误操作机构上后,才能使手柄按规定方向旋转,通过内部的联锁机构实现分闸,合闸、预分闸、预合闸动作。
3.主令开关只有在完全完成分、合闸动作后,才可取出下道程序操作钥匙,然后主令开关实现完全闭锁。
4.主令开关分、合闸时,机构上的分、合闸钥匙必须同时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否则分、合闸动作不能实现。预分、合位置时,不能取出下道程序操作的钥匙,断路器实际上不能工作。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现将本防误操作机构的具体技术特征(按动作顺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压开关厂附属一厂,未经西安高压开关厂附属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餐勺开罐器
- 下一篇:以固定角度往返旋转的电动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