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监控式燃气调压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0848 | 申请日: | 198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84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汤才龙;李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7/06 | 分类号: | F16K17/06 |
代理公司: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聚 |
地址: | 北京市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燃气 调压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居民楼、机关、饭店等中小型用户的燃气调压站或调压箱用的一种监控式燃气调压器,特别是一种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安全监控装置。
在已有的燃气调压器中,绝大多数产品未设超压保护装置,一旦调压器出现故障而导致出口压力突然升高时,就会使燃气管路的仪表和设备损坏,也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虽有个别产品设置了超压安全切断装置,但在出口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安全切断装置只能自动切断调压器的进口,而不能自动复位。因此,不能保证管网连续、正常供气。近年来,虽有一种调压器产品设置了超压安全监控装置,但因安全监控装置的弹簧设在感应膜下面,一种弹簧只能用于一种压力工况,当压力工况变化时需要更换弹簧,而不能根据压力工况随意调节。此外,在已有的带安全切断装置的调压器中,安全切断装置和调压器的压力信号均采用外管连接方式,给安装、维修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带有任意调整安全设定压力装置的监控式燃气调压器,以解决燃气系统安全、可靠地向用户供气。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调压器阀体的高压侧装有一个呈水平方向设置阀杆的安全监控装置,在装置的膜上壳内装了一个可根据工况要求任意设定安全运行压力的调节弹簧;在安全监控装置和调压器的共用阀体上设有一个连通阀座下游腔体与感应膜上腔体的内信号管;在调压器阀杆的周围设计了数个连通阀座下游腔体与调压器膜下腔的内信号孔。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燃气,不同用户的压力工况要求,设定安全监控装置的安全设定压力,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一个弹簧只能适应于一种压力工况的缺点。而且,当调压器因故障引起出口压力升高时,压力信号可通过内信号管迅速传到感应膜上腔,使监腔装置的阀门开度缩小,其出口压力恢复正常。同时,也可以通过调压器阀杆周围的内信号孔和薄膜上的安全放散阀从膜上腔排气。从而保证调压器安全、连续地供应用户用气,克服了已有技术存在的遇故障就中断供气的缺点,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方式均采用内传感式,不需要设置外信号管,所以该调压器的装配、维修都很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监控式燃气调压器结构主视图。
图2是安全监控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由图可见,调压器(1)和安全监控装置(2)共用一个阀体(5),两者分别设在阀体(5)的两侧,即二者的阀门分别设在阀座(7)的两侧,它们的阀杆与阀座(7)同轴。在调压器(1)的阀杆周围设有数个使薄膜下腔与阀座下游相通的内信号孔(4),调压器(1)的薄膜中心设有安全放散阀(3)。调压器(1)及其安全放散阀(3)为已有技术,在此勿需详述。
安全控制阀(2)的结构包括阀体(5)、阀座(7)、阀门(10)、阀杆(14)、感应膜(15)和弹簧(16)等主要部件。阀座(7)设在阀体(5)的中心部位,两者以螺纹方式连接,阀座(7)的两端均为经过精密加工的阀口,阀座(7)的进气侧有安全监控装置(2)的阀门(10),其放气侧有调压器(1)的阀门(6)。膜上壳(22)和膜下壳(23)用螺栓连接在一起组成感应膜腔,用螺栓将此膜腔固定在阀体(5)上,在膜下壳(23)与阀体(5)相接处,装有与阀座(7)保持一定同轴度的活塞(11)和活塞套(24),活塞套是用置于膜下壳(23)内的螺母锁紧。在活塞套内,用固定销(12)将活塞(11)与阀杆(15)固定,用带孔的螺栓(9)将活塞与阀门(10)组装在一起,使此螺栓的中心孔与活塞上的斜孔相通,构成活塞活动时的呼吸孔。阀杆(14)的一端穿过活塞(11)和活塞套(24)与带孔的螺栓(9)连接,另一端穿过膜盘(21)和感应膜(15)与穿过弹簧(16)的弹簧拉杆(17)相连。感应膜(15)是用耐油橡胶材料制成的,膜盘(21)是通过弹簧拉杆(17)、阀杆(14)的连接与感应膜(15)固定在一定,感应膜的四周靠膜的上、下壳连接将其压紧、密封。弹簧(16)置于膜上壳(22)的弹簧腔之内,利用压盖(18)和调节母(19)将其压紧,根据压力工况要求压紧或放松调节母(19),即可设定安全控制压力。在阀座(7)出口的下游,设有与感应膜(15)和膜上壳(22)之间的腔体相通的内信号管(8),并留有加工膜下壳(23)的丝堵(13)。为防止燃气泄漏,在膜上壳(22)的顶部设有密封盖(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