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磁波热效应治疗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6576 | 申请日: | 198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657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元龙江;张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八二三三厂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H05B3/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单淑梅 |
地址: |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 热效应 治疗 | ||
一种医疗装置。
目前,通过电磁场治疗疾病的装置主要有三种,如在电磁疗垫内装有:第一种,产生磁场方向不变的永久性磁铁;第二种,呈螺旋形状、通以直流电、产生磁场方向不变的电热线;第三种,通以脉冲电流、产生脉振磁场的导线。上述三种结构的治疗装置,前两种由于磁场方向不变,使人体患病处有机分子发生力的取向所获得的能量小,即细胞膜电位重新分布的效果差,因此治疗效果较差;后一种,利用脉振磁场进行治疗,虽然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它没有热效应,即不能使受损伤的细胞再生,提高细胞组织的抗菌能力。并且产生脉振磁场所需要的电路比较复杂(包括振动电路,数字脉冲电路,电源电路等),易出故障、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设计一种通过热效应及交变电磁场所产生的电磁波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
在电磁波治疗垫内:沿表面缠绕电热线的塑料管呈螺旋曲线形状平行固定在一块保温层上。并且在电热线两端加至低压交流电。此时在缠绕电热线的塑料管周围产生变磁场→交变电场,从而形成电磁波并且产生热效应,如果将此垫靠近或直接放置在人体表面患病处,则电磁波渗透到人体皮肤内,使有机分子发生力的取向现象,使细胞膜电位不对称现象消失,既电磁波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电偶极子效应及集肤效应,从而使机体内组织正常化达到治疗目的;另一方面电热线所产生的热效应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消肿,有利于受损伤的细胞再生、提高组织的抗菌能力。
本实用新型优点:把电磁效应及热效应综合一体,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程度,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图1为电磁波热效应治疗器外观示意图
其中:1电磁波治疗垫、2保温层、3塑料管、4电热线、5电源变压器、6转换开关、7连接导线。
在图1中,电源变压器5的初级接照明电源220V、次级经转换开关6有三种输出电压:21V、27V和36V,塑料管3的直径为3~5(mm)、电热线4为直径为0.12~0.16(mm)高强度漆包线,电热线4均匀绕在塑料管3上,将带有电热线4的塑料管3折成若干股,即塑料管呈螺旋曲线形状,固定在保温层2上,保温层2可采用人造革、纺织品等,在使用时通过转换开关6可控制保温层2的表面温度在40℃~70℃之间为提高电磁波热效应治疗效果,可将电磁波治疗垫1折叠若干层,并套在图2清洁袋8上。在治疗时,首先,将变压器5的初级接照明电源220V,转换开关6置于变压器5次级中的36V,其次将电磁波治疗垫1通过清洁袋8固定在人体患病处,大约10~20分钟,最后,将转换开关6置于变压器5次级输出27V或21V端,进行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八二三三厂,未经国营八二三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