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手动往复加煤热风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0205479.1 | 申请日: | 1990-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6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才;董维义;马克顺;李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热风炉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4H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第九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家印,王志敏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手动 往复 热风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属热能机械--热风炉。
在很多行业中都需要用热空气进行烘干或加热,如食品加工业,化工业,粮食业,烟草业、药材业和机械行业的喷漆工序中都要使用热空气干燥或用热气加温。由于工作对象和工作数量的不同,对热风炉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一种热风炉是将炉子燃气和引入的冷空气混合使空气达到一定温度来使用,这种设备的主要缺点是破坏原有冷空气的卫生条件,使工质掺入了燃气成份,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可能对被烘干或加热的对象的污染不能使用;另一种热风炉是将炉子产生的高温燃气在热交换器中把空气加热到某种温度,被加热的空气作为工质来使用,这种设备没有污染问题,但常常带来的问题是结构复杂,成本提高。当今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很快,需要各种不同的热风炉提供各企业使用。本实用新型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工质不被污染的热风炉。在技术上克服了小型手烧炉周期性工作的缺点,使之进行连续燃烧,而在结构上利用小炉子的特点使用活动炉排连续供煤技术,避免了目前所用工业炉中各种动炉排造成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在炉膛充分利用现在工业锅炉的二次供风,和利用反射炉拱预热新煤的技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1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推煤器的自动驱动示意图。
图中:(1)炉芯顶板、(2)炉外顶板、(3)隔板Ⅰ、(4)炉芯壁、(6)隔板Ⅱ、(7)空气管Ⅰ、(8)隔板Ⅲ、(9)隔热层、(10)空气管Ⅱ、(11)隔板Ⅳ、(12)炉拱、(13)投煤口、(14)流煤板、(15)连接板、(16)推杆、(17)手把、(18)传动杆、(19)推煤器座、(20)进风管、(21)灰箱、(22)出灰道、(23)炉排、(24)反射拱、(25)二次风管Ⅰ、(26)二次风管Ⅱ、(27)二次鼓风管支座、(28)二次风管Ⅲ、(29)导烟板、(30)导烟板Ⅱ、(31)导烟板Ⅲ、(32)导烟板Ⅳ、(33)烟管座、(34)冷空气进口、(35)热空气出口、(36)挡烟封火门、(37)中心铁棍、(38)二次风管Ⅱ套管、(39)电机、(40)蜗轮蜗杆减速器、(41)轴承、(42)曲轴、(43)连杆、(44)机械推杆、(45)炉外壁。
由炉外顶板(2)、炉外壁(5)和烟管座(33)构成一个园柱形炉体外形。在炉体内由炉芯顶板(1)和炉芯壁(4)构成一个具有截锥顶的四方柱体内炉壁。内外炉壁之间的空间为被加热的空气腔。在空气腔内焊有四个匚形隔板Ⅰ、Ⅱ、Ⅲ、Ⅳ(见图上标号(3)、(6)、(8)、(11))四个匚形隔板的开口方向相邻两板相差180°,这样迫使空气的流动方向形成折反式的流动过程(见图2)增加换热效果。在内炉壁焊有很多空气管(见图中(7)、(10)),空气从管内流过。管外有热燃气横向流,通过管壁的热传导作用使燃气的热量传给空气,而使空气温度提高。空气管是用压紧法嵌在内炉壁上的,这样可以减少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构热应力而延长炉子寿命。在空气管束中装有四组如图1所示的导烟板。导烟板引导燃气由炉子下方沿折转路线向上流动,增加在炉内停留时间,可以增加换热过程和减少烟尘的排放量。炉子下方是炉膛,炉膛由四方截面的炉内腔和装在下方的炉排(23)、炉拱(12)、反射拱(24)二次风管Ⅰ(25)、二次风管Ⅱ(26)、二次风管Ⅲ(28)、投煤口(13)、三流煤板(14)、连接板(15)、和出煤道(22)等构成。煤由投煤口(13)被投入炉内,填满由炉拱(12)流煤板(14)和炉内壁(4)检成的存煤腔内,有一部分煤沿流煤板流到炉排上,在推杆往复运动过程中使煤随炉排向前移动并不断的由流煤板流到炉排上。煤在炉排上燃烧、燃烧完的灰渣在炉排运动时落入灰箱中。灰箱的端壁板是插装在箱体上的,在清除炉灰时,提起端壁板,使灰箱打开进行清灰。出灰道(22)的出口的门板,是通过上边的合页结构边在灰道上的。它可以防止灰渣,随炉排回到炉膛中。燃烧时一次风是由进风管(20)进入炉排(23)的下方,经过炉排进入煤层进行燃烧,燃烧着的煤层上方是三个二次进风管。二次进风管Ⅰ、Ⅲ、是普通钢管。它们分别埋在反射拱(24)和炉拱(12)中,二次风管上沿轴向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方向是使空气吹向中央,在通气孔方向的一面反射拱(24)。和炉拱(12)的耐火材料层上开有槽口使空气通过。其槽口的形状为V形。二次风管Ⅰ、Ⅲ可以是直管通过炉体的内壁(4)和炉外壁(5)两端通大气。也可以是冂形管,在内外炉壁之间腔内向下伸到下进风室。二次进风管Ⅰ、Ⅲ、的空气是靠自吸进风。二次进管Ⅱ如图示装在二次进风管Ⅰ、Ⅲ、中间它是自炉体的一面伸入炉膛内的。二次进风管Ⅱ(26)通过二次进风管套管(38)伸入炉内其端头直到二次进风管支座(27)中定位。在二次进风管Ⅱ(26)中间有一个增加流动速度的中心铁杆。在二次进风管的向煤层方向,钻有许多小孔供二次风吹向火焰,二次风管Ⅱ的空气是由鼓风机向进口的喇叭口强迫进气的。在炉子工作过程中,煤在炉排上和由下方供应空气进行燃烧。没燃烧完全的挥发份和燃气中未燃烧完气体,与二次风混合进一步进行燃烧,燃气加热炕拱,反射拱又将热量反射给煤层进行预热,燃烧完的燃气经过空气管束之间的空间。在导向板的引导下向上流动,最后由烟筒排出,燃气在流动过程中通过内炉壁和空气管、将热量传给被加热的空气。作为工质的空气由冷空气进口(34)进入内外壁之间的腔内,在匚形隔板的强迫下冷空气从部分空气管的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再进入另一部分空气管的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这样反复的进行折反流动。最后由最上方的热空气出口流出供使用。冷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被内炉壁和空气管加热。由于投煤时不是把煤直接投向炉排,而是先在存煤室停留,再由推炉器推入炉内燃烧。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由于投煤时扬起的煤粉随火焰排出,另外在燃气的流动过程中炉内在空气管及导烟板的阻止下流动减慢,燃气中的灰尘可以沉积在炉内。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热风炉制造厂,未经北京市热风炉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瓶塞
- 下一篇:反射式照相机、扩印机多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