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开式滑动轴瓦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7099.3 | 申请日: | 199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5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7 |
发明(设计)人: | 谷金根;余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邬松生,温德智 |
地址: | 41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开 滑动 轴瓦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开式滑动轴瓦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小批量,尺寸大的滑动轴瓦的制造方法。
目前,对于批量小、尺寸大的轴瓦,都是采用离心铸造法将轴衬材料浇铸在轴瓦底瓦的内表面上,采用这两种方法制造轴瓦,在浇铸轴衬材料时,底瓦需要加热,由于加热速度和温度不好控制,轴瓦底瓦断面尺寸厚薄变化很大(特别是H型轴瓦),所以轴瓦底瓦容易产生变形,浇铸轴衬材料时,需要考虑较大的预留加工量,损耗的轴衬材料较大,轴瓦加工量大,制造成本很高,同时,这种大型轴瓦在进行机加工时,由于校正轴瓦中心困难常采用将几付轴瓦合起来进行整体划线、镗孔的加工方法,需要用大型的机加工机床,即使如此,也很难保证轴瓦尺寸精度,进而又影响到轴瓦的使用精度,另一方面,采用这种轴瓦制造方法,工人在现场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轴衬材料损耗,操作简便易行又能保证轴瓦尺寸精度和使用精度的轴瓦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先根据轴瓦的尺寸大小准备好支承瓦。该支承瓦的断面尺寸是均匀的,加热后不致产生变形,将轴衬材料浇注在支承瓦的内表面,冷却成型后先按内表面尺寸精度加工好,再按轴瓦所要求的角度分开制成轴衬,然后用粘结剂将前述支承瓦的外表面与轴瓦底瓦的内表面粘接在一起制成轴瓦,所采用的粘结剂是工作温度在120~150℃的高强度无机胶或环氧树脂胶,粘接方法根据所采用的胶所要求的方法进行。
在轴瓦底瓦的粘接面的纵向可以加工数条槽,这些槽可以提高胶结质量,提高胶结强度,在工作时有散热作用,检修时,要将支承瓦从底瓦上取下来时,化学溶剂易渗入。
采用这种方法,由于轴衬材料浇注在断面尺寸均匀的支承瓦内而不是直接浇铸在断面尺寸厚薄变化较大的轴瓦底瓦上,支承瓦加热时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形,轴衬浇注完后只需稍作加工以增强表面尺寸精度,不必预留较大的加工量,轴衬材料损耗少,加工量小,劳动强度降低,又能保证轴瓦的表面尺寸精度和使用精度。
为检验采用本发明所制造的轴瓦的疲劳寿命,特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轴承试验台,试验台的加载方式也根据轴承载荷的脉动性设计了弹簧偏心机构加载,并且考虑了轴向力的作用。1991年12月到1992年6月间,采用A、B胶粘接进行了三次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第一次,运转211万次后,胶有软化现象;
第二次,运行240万次后,固化性能良好;
第三次,运行260万次后,固化性能良好。
工业上应用的大规格轴瓦,在一个检修期内的运行次数一般在200万次以内,因而采用本发明制造的轴瓦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是采用本发明所制成的H型轴瓦的断面图:
参照附图,轴衬(1)是将轴衬材料浇铸在支承瓦(3)的内表面而制成的,制作时,采用的支承瓦材料是筒状的,轴衬材料直接浇注在筒体的内表面,冷却成型后对半分开即成了附图所示的轴衬(1)和支承瓦(3),支承瓦(3)和底瓦(4)之间采用工作温度在120~150℃之间的高强度无机胶或环氧树脂胶粘接。
在底瓦(4)的粘接面上刻有槽(2)。
采用此种方法简便易行,轴衬材料损耗少,制成的轴瓦工作面尺寸精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7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电压切换控制电路
- 下一篇:提高液态燃料燃烧效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