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塑化板材、配方及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4110543.1 | 申请日: | 199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8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孝成 |
主分类号: | B32B13/02 | 分类号: | B32B13/0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振科 |
地址: | 277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塑化 板材 配方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板及生产方法:
在现有产品中,有玻璃纤维板,锯沫板和刨花板。玻璃纤维板弹性小而脆,加工时玻璃纤维的断面露出玻璃纤维,容易刺入皮肤,散布在空气中的细小纤维也容易粘附在皮肤上,造成皮肤过敏发痒。由锯沫或刨花与氧化镁加W固化剂生产的锯沫板或刨花板,强度低不耐折,表面容易龟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耐弯折,不龟裂的复合塑化板材、配方及生产工艺。
复合塑化板材、配方及工艺是:它是由浸过混凝浆的纤维织物构成加强层,浸过混凝浆的两层纤维织物之间填充有由植物桔杆与混凝物构成的填充层,混凝浆与纤维织物构成的加强层的表面刷涂由聚氯乙烯树脂胶形成的保护层。
浸在纤维织物内的粘附纤维织物表面上的混凝浆由半水石膏粉、氧化镁、氯化镁和水配制而成。
刷涂在由纤维织物与混凝浆构成的加强层表面的聚氯乙烯树脂胶由聚氯乙烯、二甲苯、丙酮、200#汽油,醋酸二丁酯和松香配制而成。
植物秸杆与混凝浆形成的填充层,其混凝浆由14-16%的半水石膏粉,60%的氧化镁、比重为25-28°的氯化镁水溶液25%配制而成。
复合塑化板材的生产工艺是:先将纤维织物浸入混凝浆内然后取出平铺在撒有锯沫的平板(台)上,作复合塑化板材的底层加强层,底层加强层的上面铺设由植物桔杆与混凝物拌合后的混合料作为填充层,填充层上复盖一层浸过混凝浆的纤维织物作为上层的加强层。并在表面撒一层锯沫,再经过辊压,将板内空气赶出,以增加板材的致密度,同时还起到基本整平复合板板面的作用。
经过辊压后的温度(室温)25-35℃环境下静置固化、干燥4小时,待蒸发掉全部含水量的45-55%后,将温度缓慢升高60至70℃,待蒸发掉全部含水量的80-85%时,用压力机加压、加热定型、使板面平整和加速固化。
加压、加热定型的操作压力为24-26Kg/cm2,操作温度为60-100℃,时间为9-11分钟,然后进入烘干室在50-70℃的温度下烘干12小时,使复合板完全干燥和固化。
干燥和固化后的复合板的表面刷涂聚氯乙烯树脂胶,作为复合板的保护层,以增强复合板的耐折强度和防止板面龟裂。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塑化板材的剖视图。1填充层,2、5保护层,3、4加强层。
复合塑化板材由植物桔杆与混凝物形成的填充层1,纤维织物与混凝物形成的两层加强层3、4,表面刷涂聚氯乙烯树脂胶形成的保护层2、5所构成。
复合塑化板材的填充层:复合塑化板材的填充层1的植物秸杆是经过破碎至3厘米以下的豆秸或麻杆或玉米秸或玉米芯等植物秸杆。填充层的混凝物为15%的半水石膏粉,60%的氧化镁,比重为25-28°的氯化镁水溶液25%。以上为重量百分数。
复合塑化板材的加强层:复合塑化板材的加强层分上层3和下(底)层4两层。纤维织物是棉织物或麻织物或化纤织物。浸入纤维织物和粘附在纤维织物上的混凝物是5%的半水石膏粉、70%的氧化镁、比重为25-28°的氯化镁水溶液25%。以上为重量百分数。
复合塑化板材的保护层:复合塑化板材的保护层是刷涂在复合板表面的聚氯乙烯树脂胶干燥后形成。聚氯乙烯树脂胶是由聚氯乙烯(PVC)、二甲苯、丙酮、200#溶剂汽油、醋酸二丁酯、松香配制而成。其中聚氯乙烯(PVC)12-14%,二甲苯43-45%、丙酮2%、200#溶剂汽油13%、醋酸二丁脂6.5%、松香20-22%。
上述配方中的聚氯乙烯(PVC)塑料,选用粉沫状的聚氯乙烯或废弃的聚氯乙烯泡沫塑料。因废弃的聚氯乙烯泡沫塑料含有树脂,配制时不必单独加入树脂,对增强保护层的耐折强度和防止表面龟裂更为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孝成,未经孙孝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燃气喷嘴套件
- 下一篇:一种纸板、纸筒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