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42627.4 | 申请日: | 199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2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2 |
发明(设计)人: | 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橡胶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9D30/14 | 分类号: | B29D30/1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玉良 |
地址: | 221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胎 轮胎 气密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生产装置。
目前,公知的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如德国BERSTORFF公司的)的冷却辊为铸铁厚壁空心辊,环形厚壁纵向钻透孔,通冷却水冷却,辊筒外表面温度梯度大,冷却效果不好,除垢困难;卷取装置为固定式结构,气密层卷和皮带之间的压力不可调节,影响气密层表面的保鲜度,气密层卷的卸取需两人跨在皮带输送装置上操作,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划泡辊为沟槽式,外表面挤压横向排出气体,由于横向宽度过大,排气效果不理想,通过沟槽辊的挤压使得气密层变得厚薄不均,影响制品的气密性和均匀性;滚压装置为多片大直径的压辊配相对较细的通轴,虽然结构简单,但滚压部位受力不均,且滚压点不在一条线上,滚压效果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气密层可自动卸取的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四辊压延机一端安装一同步热贴装置,托辊式接取装置一端连接同步热贴装置,另一端连接位于一框架上部的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由八个冷却辊组成,冷却辊由一套管一端径向连接出水支管,套管套在一空心轴后端,空心轴前端径向连接进水支管,在一筒形内胆中,出水支管和进水支管分别与内胆壁上的水孔相连,内胆外壁固定装有橡胶管的条形槽,内胆外壁两端有突起的边沿,边沿与装有橡胶管的条形槽之间形成S形水路,内胆置入一外筒内,内胆边沿和橡胶管与外筒内壁坚密贴合,外筒两端分别连接端盖组成。
冷却装置下面装有弹性多片滚压装置和旋转划泡装置,自由收缩式轨道一端连接冷却装置,另一端与装有滚珠式多片压辊的皮带输送装置前端相连,皮带输送装置后部连接自动卷取装置。
自动卷取装置的重型气缸固定在气缸底座内,气缸底座上端连接一螺旋轨道导向支座下端,螺旋轨道导向支座上开有一螺旋轨道。螺旋轨道导向支座内装一升降旋转立轴,升降旋转立轴下端与重型气缸连接,其下部侧面装一凸轮,该凸轮伸入螺旋轨道导向支座上的螺旋轨道内。升降旋转立轴上部安装一旋转气缸和一气密层卷旋转轴。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冷却辊易于加工制造,冷却效果好,表面温度梯度小(辊筒表面温差小于2℃),水道结垢后,可以拆开清理,维修方便,气密层卷的压力可无级调节,提高了气密层表面保鲜度,气密层卷可自动卸取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降低了劳动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结构图
图2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冷却辊结构图。
图3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冷却辊的内胆展开图。
图4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冷却辊的A-A剖视图。
图5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弹性多片滚压装置结构图。
图6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弹性多片滚压装置B-B剖视图。
图7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滚珠式多片压辊结构图。
图8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滚珠式多片压辊C-C剖视图。
图9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旋转划泡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自动卷取装置结构图。
图11为无内胎轮胎气密层生产装置的自动卷取装置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橡胶机械厂,未经徐州橡胶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2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逆流式旧砂再生机
- 下一篇:转筒式烘干机管式扬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