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株双层”棉花栽培新技术无效
申请号: | 00101737.3 | 申请日: | 200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94C | 公开(公告)日: | 2003-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元杰;邵继红;孙永强;张鹤年;杨昌松;吾尔尼·撒罕;开塞尔·库尔班;买买提·艾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3/00 | 分类号: | A0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株双层”棉花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在改善了棉株密度,植棉行,两边各行距,中间距,株距及穴留苗,棉株高度等,从而改变传统的“增铃增产”的模式,提高棉花种植密度,使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每公顷皮棉达到3800公斤以上,棉花品质不会下降,对棉花产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棉花 栽培 新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双株双层”棉花栽培新技术,是按常规方法提供全生育期灌水、施肥、整枝、摘心、打顶、松土、除草步骤完成,其特征在于改善植棉布局,保证充足光照下的4行植棉,边行距28-32cm,中间行距48-52cm,株距10-14cm,确保每穴2株健壮苗,棉株高度一层控制在48-52cm,另一层控制在68-72cm,产生双株双层的立体结构排列,再进行灌水,棉花全生育期灌水量每公顷6300-7500m2,化控三次,每公顷用缩节胺90.0-135.0g,其中第一次化控为苗期前,每公顷用缩节胺7.5-12.0g;第二次化控于初花期,每公顷用缩节胺30.0-45.0g;第三次于7月10日前后,每公顷用缩节胺60.0-75.0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10173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