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碳基底上制备有机单分子层自组膜的电化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4583.0 | 申请日: | 200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88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琴;唐智勇;王海燕;董绍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9/02 | 分类号: | C25D9/02;C25D1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桂珍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法在碳基底上制备单分子层自组膜的方法。本发明选用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苯胺衍生物为起始物,采用玻璃碳或新鲜的高定向热解石墨电极(HOPG)或碳纤维作电极材料,用电化学法将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苯单分子层经C-C共价键接着在碳基底上,所得电极很适合作为固定其它功能分子的基底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 制备 有机 单分子层 电化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在碳基底上制备有机单分子层自组膜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苯胺或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苯胺衍生物作起始物,采用玻璃碳或新鲜的高定向热解石墨或碳纤维作电极材料,将0.2mmol~0.21mmol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苯胺或苯胺衍生物与15ml水混匀,通入氩气20分钟后,加入14.5mg的亚硝酸钠和2ml水的混合液,然后用冰浴冷至0-5℃,在不断搅拌及除氧的条件下,将2.1ml浓盐酸与5.9ml水的混合液缓缓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保持在0-5℃,滴完后继续在冰浴中放置15分钟,将电极放入到上述反应液中,在0V到-1.0V vs.Ag/AgCl的电位窗口下循环扫描,取出后用大量水和丙酮反复冲洗后,即得到苯胺单分子层和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苯单分子层修饰的碳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1045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